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法习得一直以来都受到极大的重视,是二语习得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的专家对此做过大量的研究,但对于英语非谓语动词的习得研究为数不多,本文旨在对中国英语学习者非谓语动词的习得做初步的调查。本文采用试卷测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了武汉市普通高级中学三年级,独立学院大学二年级和省属高校研究生一年级各一个班为受试对象,并对试卷测试和问卷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试卷的各种题型基本涵盖了英语非谓语动词的各种用法,用以测试学习者非谓语动词中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各自的习得情况,以及语法形式辨认能力和输出能力的情况。问卷主要调查各英语学习阶段的学生对非谓语动词各种形式和用法难度的感知情况,以及他们感知的难度是否与其实际难度一致。试卷测试和问卷所得的数据都输入电脑,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非谓语动词习得的整体情况普遍不令人满意,随着他们进入更高一级的学习阶段,他们的习得水平反而变得更差。其次,他们对非谓语动词的形式及意义的感知和辨认优于输出,不定式和现在分词的习得较好,动名词和过去分词的习得较差,这都在完成试卷的主、客观题中有明显反映。然后,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非谓语动词各形式及意义的难度感知出现偏差,他们普遍错误地认为不定式是最难的,动名词和过去分词反而比较简单,这对其习得势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后,笔者通过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如模式识别,语言磨蚀,语言石化现象及学习动机等,以及非谓语动词语法现象及难度的剖析,对以上发现逐一分析,结论认为中国英语学习者非谓语动词的习得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高校对英语语法教学质量存在松懈,大学以自学为主,许多学生在高中的遗留问题难以解决,自学往往难以提高到更高层次,因此,高校英语教学应始终抓紧语法教学,尤其是难度较大的语法点,加强输入提高和输出多样化。第二,学生进入大学或研究生阶段,出现语言磨蚀和石化现象,尤其是语法方面。此外,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方向和内容。最后,他们对该语法的难度感知出现的偏差,教师应及时掌握并予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