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晋水流域的武氏宗族与地域社会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stx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武氏族谱的相关记载可知,武氏兄弟于明初打着“应诏”的旗号,以“洪洞大槐树”移民的身份进入了位于晋水流域的北大寺村。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后,武氏族人在地域社会内部进行了一系列实体宗族建构活动且进行了“分股”。明清以来,武氏通过宗族力量,最终将灌溉北大寺村田地的“公共之河”变为了“宗族之河”,展现了其在晋水流域的宗族势力。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氏宗族经历了“解构”的历史时期,宗族在组织形态上基本被摧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宗族观念与文化的影响普遍存在而且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武氏加入了宗族“复兴”的浪潮并进行了重新建构,在此期间,外迁族人实现了“认祖归宗”的夙愿。以明清以来晋水流域的武氏宗族为研究个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探讨宗族自身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宗族与水利的关系以及宗族在新时期进行的“复兴”、“联宗”和“合族”等问题的相关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首先,关于“水利与宗族”两者之间关系的重新界定:作为地域社会发展中的两个要素,宗族与水利在其各自经历的发展历程中,原本没有太大的关联,而是处于一种“各行其道”的状态中。二者出现的交叉是发生在特定历史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当历史条件发生变化时,两者回归到了之前的状态,转而“各奔前程”。其次,关于新时期宗族进行“复兴”、“联宗”以及“合族”问题的研究结论:宗族在村庄治理中的不干涉行为,使得族人对宗族的认同遭遇危机,为宗族走向“复兴”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背景。当前进行的宗族复兴活动,多体现在文化层面,是人们“归属感”的一种深层次的展现。新时期武氏外迁族人的回归,在学术上应该被界定为“合族”行为。而关于宗族之间交往关系的性质,也许是其走向联宗结果的一个开始,但目前的发展阶段并不是真正学术意义上的“联宗”行为。
其他文献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推进和交通事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货车的运输量不断增大,这对道路路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半刚性基层是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结构基层的首要选择,但是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
在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建设对地基处理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承载力、地基清理、地基排水、坡度控制和填筑施工这几
吕叔湘先生说:“一个人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写好作文离不开模仿和创新。作文教学中的模仿不是抄袭,而是以范文为案例,学习其中的用词、造句、布局、谋
园林设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国历来对园林设计较为重视,其中,植物配置是生态园林设计的关键。本文就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展开了分析讨论,探讨了植物配置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的使用非常广泛,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损坏现象。特别是早期损坏现象,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也给公路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文章通
<正> 天冬为百合科,常绿缠绕性草本植物,蔓茎长2至3米,叶退化为短刺,小枝变成假叶,披针状,地下块根簇生呈纺锤形。以块根入药。有清热、滋阴、润肺、生津的功效。天冬的栽培
期刊
日本明治时期的城市化是日本城市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城市化的准备阶段,主要特征是城市形态由封建城市向近代城市转变,兴起了一批近代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