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生大黄、芒硝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压及预后的影响,并与西药常规用药治疗作对照,验证其有效性、安全性。以便临床推广应用。方法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2006-01至2011-09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平行的方法,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西医治疗加大黄芒硝组)30例和对照组(西医治疗组)30例。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均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象高及血清淀粉酶显著升高等表现,均由超声或CT证实胰腺有相应的影像学改变,符合诊断和分类标准[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2003年)]。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急性胰腺炎相关标准:上腹刺痛或剧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绛或有瘀点、瘀斑,舌苔黄燥,脉弦数或滑数。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基本均衡,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①禁食、胃肠减压;②抑制胰酶分泌,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③补足液体、防止休克改善微循环;④营养支持,早期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TPN),胃肠功能恢复后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⑤抗生素首选喹诺酮类或三代头孢菌素;⑥维持重要脏器功能如机械通气呼吸支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清除炎性介质改善肾功能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生大黄15克,温开水冲泡10分钟后胃管注入,每次100毫升,闭管1小时,每日三次。芒硝腹部外敷:芒硝500克研成细沫状,置于布袋中铺平,放置于中上腹部,同时腹带固定,发硬结晶及时更换,每天2-3次,直至体征消失。对照组及治疗组均进行腹内压测量。腹内压测量采用间接法,即膀胱内压测量。治疗前(入院当天),治疗第7天记录数据。疗程结束统计疗效。3疗效及安全性观测将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排气排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腹内压的变化作为疗效评定统计资料。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浓度及APACHEII评分的变化作为预后评定统计资料。治疗前后即初诊首日和用药后第7d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安全性观测的统计资料。4统计方法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结果1急性胰腺炎疗效判定分析:治疗后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73.3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表明生大黄及芒硝对急性胰腺炎症状改善有明显促进作用。2腹内压变化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73.3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意义(P<0.05)。表明生大黄及芒硝能明显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腹内压。3C-反应蛋白浓度及APACHEII评分的变化: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浓度及APACHEII评分两组均下降,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生大黄及芒硝对急性胰腺炎预后有明显改善作用。4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观察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两组实验室检查结果(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在治疗前后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异常改变。表明该药物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其疗效可靠。结论治疗组和对照组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判定、腹内压变化、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及APACHEII评分变化,经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生大黄、芒硝明显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腹内压,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同时经安全性检测,显示该药物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