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就业再就业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战略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界,关于失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十分著名的假说即奥肯定律,“在GDP保持年均3%的基础上,GDP每提高1%,就会导致失业率下降1%”。奥肯定律形象地揭示了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诠释了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会出现“双赢”的局面。攀枝花市在我国属于典型的传统工业城市和资源富集型城市,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得益于丰富的钢铁资源,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以后由于过度依赖攀钢发展,攀枝花市经济进入了“企兴城强、企衰城弱”的两难境地。进入21世纪以来,面临产能过剩、需求放缓和环境保护压力的逐步加剧,攀枝花市逐步加快了经济结构转型,努力探索一条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结构升级的资源富集型城市转型发展道路。然而,在攀枝花市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的过程中,随之而来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也十分突出,尤其是基于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就业技能差等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十分明显。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视角系统研究攀枝花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再就业问题,以经济结构转型为契机促进再就业质量的提升,以再就业为抓手助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研究中,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以及数理统计学等有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围绕攀枝花市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再就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在分析、比较和借鉴的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城市经济结构优化中再就业模式及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传统工业城市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再就业优化思路和解决对策。概括来讲,本文内容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第1章是绪论,它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2章是关键概念与理论基础,它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章是研究设计,它是本文研究的现实准备;第4章是调查结果及分析,它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第5章是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城市经济结构转型中再就业模式及启示,它是本文研究的关键;第6章是攀枝花市经济结构转型中强化再就业的合理化对策,它是本文的研究成果。总体来看,相对于同类研究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即本文研究有利于传统工业城市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再就业研究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攀枝花市的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持续展,通过学习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城市经济结构优化中再就业模式与有益经验,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位一体”的视角提出再就业解决对策,从而为攀枝花市经济转型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和借鉴,于中国传统工业城市尤其是资源富集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转型,促进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纵深实施,引领我国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