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并掌握鞍钢冶炼系统核仪表防护状况及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情况,明确冶炼系统各类核仪表对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影响情况,为企业辐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取鞍钢系统105台核仪表及179名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核仪表防护状况及放射工作人员受照情况;根据GBZ125-2009,采用6150AD辐射仪及190N中子剂量仪监测核仪表辐射剂量率;根据GBZ128-2002,采用TLD-III个人剂量计及BR2000D-III读出器进行个人剂量监测;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对比采用秩和检验;统计数据采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1.鞍钢冶炼系统共有105台核仪表,核仪表分布类型显示冶炼系统核仪表类型构成中最多的是核子秤(48%)及中子水分仪(35%);核仪表的核素分布显示,冶炼系统核仪表核素构成中最多的是137Cs(64%);炼铁工序核仪表应用多于炼钢工序。2.鞍钢冶炼系统共有179名放射工作人员,各工种以高炉原料工最多(34%),其次为连铸看火工(18%)及烧结配料工(16%);高炉原料工和高炉点检(合计98人,占比55%)接触γ射线和中子混合场外照射,其余各工种均仅接触γ射线外照射;3.炼铁工序核仪表监测结果显示,中子水分仪剂量当量率监测结果显著大于其他各类核仪表;炼钢工序核仪表监测结果显示,更换结晶器平台时,处于裸源棒状态及位于铅罐内的液位计剂量当量率监测结果均远大于其他冶炼系统核仪表;4.经秩和检验,单用核子秤的辐射剂量率显著大于水分仪核子秤,高炉中子水分仪的辐射剂量率显著大于皮带中子水分仪;5.对比应用不同活度同核素核仪表,结果显示辐射剂量率不能完全满足随活度增大剂量率增大的趋势。6.根据估算鞍钢冶炼系统各工种年有效剂量位于0.01mSv/a~0.74mSv/a之间,各工种均低于职业人群年剂量约束至要求。7.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显示,烧结配料工年有效剂量范围为0.41mSv~1.01mSv,人均年有效剂量0.25mSv;连铸看火工年有效剂量范围为0.26mSv~2.83mSv,人均年有效剂量0.51mSv;连铸点检员年有效剂量范围为0.10mSv~0.40mSv,人均年有效剂量0.24mSv;上述三个工种人员年有效剂量均远低于职业人群个人剂量约束值要求。8.对比两种不同监测方法计算的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估算结果均大于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结论:1.正常生产状态下,鞍钢冶炼系统核仪表辐射剂量率水平符合放射卫生标准要求。2.炼钢连铸液位计辐射剂量率及危险程度显著大于冶炼系统其他各类核仪表。3.受防护状况影响,不同活度同类核仪表辐射剂量率变化不能完全符合辐射剂量率与辐射源活度成正比情况。4.根据辐射剂量率与工时估算,连铸看火工、烧结配料工、连铸点检员受照剂量显著大于其他工种;上述工种的剂量估算及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均低于职业人群个人剂量约束限值。5.剂量估算结果大于个人剂量监测,但分布趋势仍与个人剂量监测存在相似性。6.研究结果显示,鞍钢冶炼系统液位计核仪表及连铸看火工、烧结配料工、连铸点检员三个工种是辐射防护管理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