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基和氧化镓基丙烷脱氢催化剂的构效关系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hvv5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烯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中间体,其下游产品丰富。近年来,美国页岩气技术革命使得丙烷供给量大增,因此以廉价丙烷为原料的丙烷脱氢作为定向丙烯生产技术发展迅猛。工业上广泛应用的丙烷脱氢催化剂为Pt基和氧化铬基催化剂。Pt基催化剂造价高,而氧化铬基催化剂毒性大。因此,开发廉价无毒的替代催化剂意义重大。本论文基于催化活性中心配位结构的调控,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高效Pt基和氧化镓基丙烷脱氢催化剂。常规Pt3M合金在丙烷脱氢中受到比例关系限制。本论文采用原子稀释的策略,通过简单的等体积共浸渍法,在高的Cu/Pt原子比下,合成了Al2O3负载的Pt/Cu单原子合金,其中Pt主要以单原子形式分散在Cu纳米颗粒表面。所构筑的热力学稳定的Pt/Cu单原子合金打破了丙烷脱氢中比例关系的限制,在极大地促进丙烯脱附和抑制其深度脱氢的同时,活化C-H键的能力仅略有降低,在520°C的丙烷脱氢过程中表现出长达120 h的优异稳定性且丙烯选择性达90%。进一步地,为解决Pt Cu合金纳米颗粒高温下易烧结的问题,采用静电吸附结合水热的两步法将比例可调的Pt Cu合金纳米颗粒封装于纯硅分子筛S-1中。Cu对Pt的稀释作用,提高了Pt原子的几何孤立度,提升了丙烷脱氢中产物丙烯的选择性。S-1分子筛的微孔结构对纳米颗粒的空间限域,使得合适比例的Pt Cu合金在550°C的丙烷脱氢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氧化镓基催化剂是一种潜在的替代催化剂,反应条件下活性位点本质和反应机理尚存争议。本论文发现H2共进料对Ga2O3/Al2O3催化剂的丙烷脱氢活性有促进作用,H2诱导了Ga2O3部分还原,形成富含O空位的Ga Ox表面,并伴随H2在Ga Ox表面均裂而形成动态镓氢化物,这种镓氢化物参与构成新的高效丙烷脱氢活性位点,不仅提高了活化C-H键的能力,而且抑制了产物丙烯的深度脱氢。和无H2共进料的丙烷脱氢相比,在H2/C3H8进料比为2.0时,产物丙烯的生成速率翻倍。进一步地,通过动力学实验探究了H2共进料下Ga Ox/Al2O3上丙烷脱氢的反应机理。反应过程可视为同时进行的两部分。一方面,在富含O空位的Ga Ox表面,H2均裂而形成镓氢化物,是一个快速平衡过程;另一方面,生成的镓氢化物作为新的活性位点更高效地催化丙烷脱氢反应。
其他文献
<正>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信心来源于其预测未来的能力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供应链危机逐步显现。一方面,疫情下,各国封控政策、货运工人短缺等问题导致全球供应链停滞、物流放缓,货物大量积存于港口,运输成本大幅提升。另一方面,2021年半导体芯片短缺、2022年俄乌冲突及相关制裁使产业链断裂,供应链危机愈发严峻。为解决供应链危机,有人寄希望于人工智能技术。那么,在应对危机过程中,人工智能能否发挥作用?
期刊
本论文围绕具有多层级结构的3D打印功能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展开研究,通过增材或增/减材结合的制备思路,分别制备得到多层级表面粗糙结构材料、多层级孔结构材料以及多层级组分材料。分析多层级表面结构对材料表面浸润性的增强效应、多层级孔结构对材料界面传质的增强效应,以及多层级组分对材料功能和形状的调控作用。探索3D打印多层级结构材料在油水分离、催化、储能、传感等领域的应用。(1)3D打印多层级表面结构:(1)
学位
7-脱氢胆固醇(7-dehydrocholesterol,7-DHC)是合成维生素D3的直接前体,其衍生物25-羟-VD3、1,25-二羟-VD3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本实验室前期以酿酒酵母为底盘成功实现了7-DHC的生物合成,但仍然存在7-DHC产量过低和中间代谢产物积累较多等问题。本研究将从提高前体供应、阻断代谢支路、筛选和调控外源限速酶、调控脂质体和磷脂代谢旁路以及重构合成路径中酶的细胞器定位
学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凭借高能效、环境友好、快速启动等优点,有望成为汽车、中小型电站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最佳能量转换装置。质子交换膜(PEM)作为PEMFC的核心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池的性能。在PEM内,亲、疏水区域的随机分布导致质子传递通道曲折迂回,甚至闭塞形成死端,增加了质子传递的阻力。本研究主要利用电场通过新型膜制备方法及质子传递通道微观结构调控提高膜垂直向质子电导率。首次采用电
学位
建筑能源浪费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近年来世界各国相继提出了建筑节能的规范与目标。方案设计阶段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阶段,方案设计阶段与后续阶段对于节能设计的关注重点是不同的,前期方案设计阶段更关注建筑与环境因子之间的交互与影响,而随着设计过程的推进,后续阶段逐步将关注点转移到内部的机械系统层面。目前大多数建筑师在方案阶段难以进行节能设计决策,究其原因是缺少必要的分析手段与方法。论文提出了基于
学位
钒基氧化物(VO)负极材料具有放电比容量高及资源丰富的优势,应用前景良好。但是低的电导率及大的体积变化阻碍了其发展与应用。本论文对不同价态VO材料的结构形貌调控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针对影响其电化学性能的主要问题,以改善材料电导率、稳定材料结构、提高电化学反应动力为研究思路,综合采用形貌构筑、碳包覆、元素掺杂等改性策略,在改善VO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同时,利用多种表征测试手段并结合理论计算,对相
学位
辐射式防热涂层是隔热结构热防护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与隔热材料共同构成热防护系统;作为高超声速飞行器大面积应用的防热方式,辐射式防热涂层通过辐射散热保护飞行器应对严峻的气动加热环境。目前辐射式防热涂层研究主要聚焦于硼硅酸盐玻璃基涂层,在涂层制备过程中存在发射剂氧化以及涂层抗冲击、抗热震等性能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提高MoSi2低温抗氧化性能的基础上创新将溶胶基MoSi2系涂层用于刚性隔热瓦
学位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排入大气中造成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和极端气候问题。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大气中CO2浓度,同时可以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由于CO2转化的反应网络复杂,反应中间体繁多,造成了目标反应产物选择性低。反应条件下活性位点的识别和在分子水平上反应路径的明确对于设计非均相CO2加氢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调控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和利用吸附质使催化剂
学位
BRISC复合体是一种特异性切割K63位泛素链的去泛素化酶(DUB),由ABRO1、BRCC3、MERIT40和BRE四个亚基组成。已有研究表明BRISC在炎症、细胞分裂、造血发育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肿瘤等疾病相关。作为细胞质中最重要的DUB之一,BRISC底物众多,因而可能具有更复杂的生物学功能。此外,除转录水平的调控外,BRISC复合体成员的表达也受到翻译后修饰的调控,但其机制尚不清楚。
学位
过去250多年里,人类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其中能源变革对工业发展产生了决定性、全局性的影响。而基于光电效应,将太阳能量转化至燃料或化学品可以有效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储存和运输,是保证三次工业革命造就的主要核心技术能被持续地运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光电极作为光电催化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能量转化的核心载体。光电催化包括载流子的激发、载流子分离与传输以及表面反应三个基本步骤,这三个基本步骤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