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天人观之探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7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西汉司马迁把"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自己学术生命的宗旨,即显示出汉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仍然以天人关系的争论为中心.而在西汉天人关系的争论中,《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所建构的天人观独具特色,它从天人整体之学的高度总结先秦和秦汉以来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探索天道、人事的规律,为封建统一帝国的长远统治,初步熔铸了一个较为完备的理论学说.故而,天人观既是《淮南子》的基本理论框架,又从特定学派立场展示了汉代哲学的特征,很值得对它进行深入研究.该文的结束语,肯定了《淮南子》的哲学地位.指出《淮南子》的天道自然、天地万物起源于"道",万物是自然生化的结果;以及把人理解成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又肯定人的能动的有为性、智性主体地位等,其基调是以自然论反对目的论,因而既对汉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又实现了汉代宇宙本源论与宇宙本源派生物的统一.同时,该书的自然论、道论也对王弼玄学的产生提供了资料;而在养生理论上,它强调神制形和以养神为主,也为道家向道教的转化作了文化铺垫.因此,无论从那方面说,《淮南子》都在汉代哲学史上起着某种承前启后的作用,并为了解整个汉代哲学的进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其他文献
学位
作为当代重要的哲学家,利科的思想有着广泛的来源,在其中,精神分析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完成了《恶的象征》之后,利科开始了其解释学转向,在这个过程中,他大量地吸收了精神分析理论,并
詹姆斯·奥康纳(James O’ Connor)和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 BellamyFoster)都是当代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他们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
在人类历史,任何人都不能避免受束缚、受蒙蔽而不自由的命运,不管这种不自由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但不自由并不是人类注定的命运,而恰恰是对自由的追求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