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是近年来新兴起并迅速发展的一门非常有价值的治疗技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冠状动脉内支架的应用更使其适应症进一步扩大、安全性进一步提高,成功率达90%以上,但国外有研究指出与PTCA相关的微小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20-40%,与冠脉支架置入术相关的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可达40-60%。肌钙蛋白I(cTnI)对于心肌微小损伤的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更准确地评价微小心肌损伤。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是反映血管内皮损伤的一个指标。本研究通过观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冠心病患者血中cTnI和vWF水平的变化,旨在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对血cTnI和vWF的影响,明确心肌损伤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 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一)支架组 选择2002年1月至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循环内科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40例作为支架组,其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9±9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24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10例,心肌梗死(MI)6例(发病距入选3周以上)。心功能分级在NYHA分级Ⅱ级以下,经冠脉造影检查,至少有一支主要冠状动脉内径≥70%狭窄。排除标准:1、慢性肝、肾、肺、脑、血液、免疫系统疾病以及慢性感染性疾病。2、诱发血栓形成的其它疾病:慢性房颤、风湿性心瓣膜疾病、恶性肿瘤。3、人院3周内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 (二)对照组 选择 20例冠状动脉造影*AG)结果阳性,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进行进一步介人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人群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1 13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13例,稳定型心绞痛5例,心肌梗死2例(距发病已3周以上人心功能分级在NYHA分级D级以下。 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情况方面具有可比性。药物:降压药、硝酸酯类、钙离子抬抗剂产受体阻滞剂、降血脂药物使用不受限制。 二、实验方法 (一)一般观察指标 l、详细询问病史,吸烟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和体格检查 2、化验检测血脂、血糖、心肌鹏,做u导联心电图 (二)围手术期用药 两组均接受相同的术前准备,术前3天开始口服阿司匹林0.3g/d煤氯匹定 0.z九一日两次。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一日两次皮下注射5一天,口服阿司匹林0.3yd,废氯匹定0.259一日两次一个月。 (三)冠状动脉造影及跳动脉内支架置人术 冠状动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行多体位冠状动脉造影,在病变显示最佳体位选择一帧血管边界清晰的舒张期图象。术中给予肝素10000U抗凝。po’nA球囊与血管的比例为*0-*乙支架置人术前予以球囊常规预扩张,所有病人介人术均成功。 术中观察各项指标:术中胸痛以及术中血压、心电图变化。术后常规心电监测,术后6上2小时检测心肌酶谱。 (四)血CTnl和ve13*测定 ·2· 于术前、术后12 /J’时,分另采集肘正中静脉血4Inl,用于CTnl 和vWF检测。 \CTnl测定:采集肘正中静脉血 Zml,室温下静置 30分钟, 2000rpln/Inin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20t保存,用美国贝克 曼公司的微粒子发光全自动生化仪做电化学荧光免疫试验来检测 cTnl,试剂盒说明:cTnl正常值范围是 0-0.lug/ml,大于 0.sng/ nil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0.二一0.5 "g/InllRh;心肌微损伤。 义vWF测定:采集肘正中静脉血ZInl,置人含有1八0体积的 0.109%mmVI拘檬酸钠抗凝,静置 30分钟,3000甲m/dn离心 10分钟,采集上清液,-20℃保存,按试剂盒说明严格操作。yWF 单位为%。试剂盒说明:正常参考值范围为60—150%。 (五)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士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非配对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做卡方检 验。两变量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回归。P<o.05为有统计学意 义。所有数据均用 SPSSll。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一、两组病人一般资料 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高血脂、不稳定型心绞 痛例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二、冠状动脉支架置人术结果 40例患者球囊扩张血管共57支,置人支架总53枚。所有患 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三、血cTnl及vWF’测定结果 (一)cTnl 。支架组中术前正常但术后升高者6例,术前、术后均升高者88 例,术后升高者总计14例问5%人术前、术后均正常者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