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是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传递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而构图就是画家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意识的将可视世界中能为自己画面所用的形象和元素按照装饰性、秩序化的方式安排在一起的艺术。构图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表现,所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表现手法的构图形式尤为重要。
排列形式在艺术中是一种秩序化的审美形式,对于艺术家来讲画面通过排列构图显现出一定的秩序感和节奏感是艺术家本身的审美需要,也是画面平面构成的审美要求。特别是在历史题材和多人物的组合题材中排列构图应用的非常广泛,历史上画像石、画像砖、壁画等都较多的运用了这一构图形式。
《浅谈排列构图在传统绘画及少数民族工笔画中的运用》全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绘画中构图的重要性和作用。这章从构图的含义入手,重点解释中国画论中构图的概念;分析构图与构思的辩证关系;例举和解释了构图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和构图的基本形式。其中把排列构图分为水平排列、重叠式的水平排列和环形排列来讲,主要还是针对水平排列的构图形式,因为最后一章联系我自己的水平排列构图创作实践。
第二章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群体人物排列构图的源起、发展和应用。回顾历史,可以说工笔画与绘画是同时出现的,最早的岩画和彩陶纹都可以证明。那么绘画构图形式也是伴随而来的,同时排列构图形式最早出现在舞蹈纹彩陶盆上。第二节分别从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传统绘画中来讲叙排列构图的发展。第三节在近现代工笔画中例举了很多例子,解析了排列构图形式的表现样式。
第三章分析了排列构图在少数民族题材工笔画中的应用,例举了具有各民族特色的绘画作品,根据作品讲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和人民的特征,分析排列构图在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中广泛的运用。
最后一章主要谈了一下自己的创作体会,包括我在创作中总结的构图的三个基本环节和对少数民族人物排列构图形式的热爱与实践,特别是对侗族、苗族少数民族人物的水平排列构图形式的实践。
本文以构图为起点,引出排列构图形式,着重分析群体人物水平排列构图,梳理了群体人物排列构图的源起、发展和应用,讲述了当代排列构图的表现样式,特别是在少数民族题材工笔画中的应用,结合自己的实践论述了排列形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