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访谈法提炼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自我管理需求主题,制定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案,探讨护理干预方案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生活质量以及炎症指标的影响,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1.从2019年1-4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得出其自我管理需求主题。2.选取2019年5-10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2019年5-7月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8-10月患者为干预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措施,运用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关节炎自我效能感量表-8(ASES-8)、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疾病活动度评分28(DAS28评分)等进行效果评价。结果:1.质性研究结果:提炼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需求主题共4个:(1)改变生活自理能力;(2)心理调适;(3)护患共同决策;(4)社会和同伴支持。2.干预研究结果:(1)干预前两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职业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CDSMS得分、ASES-8得分、RA生活质量量表得分、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DAS28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两组间比较: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CDSM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ASES-8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A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炎症指标中C反应蛋白(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沉降率(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AS28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组内比较:干预组CDSMS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SMS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ASES-8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SES-8得分与干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照组RA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得分较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照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DAS28评分较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存在4个自我管理需求主题:(1)改变生活自理能力;(2)心理调适;(3)护患共同决策;(4)社会和同伴支持。2.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