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甲亢大鼠实验动物模型,观察不同的加载时机对甲亢大鼠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影响,探讨甲亢大鼠能否应用微种植体支抗及合适的加载时机,为临床甲亢病人正畸治疗过程中微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3月龄健康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即刻加力组、正常2w加力组、甲亢即刻加力组、甲亢2w加力组。甲亢即刻加力组、甲亢2w加力组建立甲亢大鼠模型后,正常2w加力组、甲亢2w加力组大鼠右侧胫骨植入直径1.6mm的钛合金微种植体2枚,2周后正常即刻加力组、甲亢即刻加力组大鼠右侧胫骨植入同样钛合金微种植体,然后四组大鼠同时加载100g力值,拍摄X线片,观察钛合金微种植体的植入情况并检查其松动度。4w后处死大鼠,在大鼠处死前的第14d、13d和第4d、3d分别用盐酸四环素和钙黄绿素对新骨形成进行荧光标记。在微种植体植入术后以及大鼠处死前分别检测各组大鼠骨密度(BMD);测量加载前后微种植支抗的移动距离;大鼠处死后取带微种植支抗的胫骨制作不脱钙骨组织切片,一部分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新骨形成,另一部分用甲苯胺蓝染色后用光镜观察骨组织形态以及微种植体支抗骨结合情况。数据用SPSS17.0分析处理。结果1模型确立:用剂量为60μg/(100g·d)的优甲乐配制液连续灌胃28d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T3、T4、TSH水平。相较于正常对照组大鼠,甲亢组大鼠血清T3、T4水平显著升高(P<0.05),TSH水平显著降低(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说明甲亢组大鼠处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状态,提示造模成功。2一般情况:造模成功后,甲亢大鼠出现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微种植体支抗植入后其周围软组织偶见感染。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无松动、脱落,个别倾斜。X线片结果显示微种植体在胫骨内的植入位置良好,种植体周围未见阴影。3骨密度改变:随着实验的进行,建立甲亢动物模型的甲亢即刻加力组、甲亢2w加力组两组大鼠骨密度均有降低,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微种植体骨内移动距离:加力后,微种植体都发生了位移,甲亢组微种植支抗骨内移动距离大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即刻加载与2w加载微种植支抗骨内移动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组即刻加载与2w加载微种植支抗骨内移动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5荧光组织学观察:四组间均可见荧光双标记带,荧光主要集中在骨-微种植体界面和骨小梁处;统计学显示各组之间双标记带间的距离及骨矿化沉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微种植体骨结合率(BIC)比较:甲亢组微种植体支抗骨结合率大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中即刻加载与2w加载微种植体支抗BIC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组中即刻加载与2w加载微种植体支抗BIC无统计学差异(P>0.05)。7微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形态学观察:四组微种植体表面均可看见新生的骨组织,主要是编织骨并且与微种植体表面结合紧密。甲亢组中即刻加载与2w加载镜下骨结合处可见新骨形成,即刻加力组张力侧主要表现为成骨,偶见破骨细胞,压力侧成骨与破骨并存,但破骨细胞多见,且连续性差;2w加力组张力侧和压力侧都可见到骨形成和骨吸收现象,压力侧可见较多的破骨细胞。正常组中即刻加载与2w加载镜下种植体表面可见新生的骨组织,即刻加力组张力侧主要表现为成骨,压力侧破骨细胞较成骨细胞多见;2w加力组张力侧和压力侧都可以观察到到骨形成和骨吸收现象,但压力侧骨吸收强于骨形成。结论1)用剂量为60μg/(100g·d)的优甲乐配制液连续灌胃28d,可建立甲亢大鼠动物模型。2)甲亢可使大鼠骨密度降低,导致骨量丢失,有骨质疏松倾向。3)甲亢大鼠微种植体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因此甲亢大鼠选择微种植体支抗是可行的。4)甲亢大鼠微种植体支抗即刻与2w负载均可,但负载力值不宜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