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基共聚物/蛭石微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8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L-乳酸和环氧基改性蛭石为原料,利用原位熔融缩聚法制备了不同蛭石含量的乳酸基共聚物/蛭石(PLLA-co-bis A/MVMTs)纳米复合材料。首先对蛭石原矿进行钠化处理,在机械外力作用下,制得剥分蛭石;通过硅烷偶联剂KH-560改性剥分蛭石,制得表面带有反应性环氧基的官能化剥分蛭石;以环氧基改性蛭石为纳米粒子源,乳酸和己二酸为单体,通过原位熔融缩聚制得含蛭石微晶的羧基封端低分子量聚乳酸预聚体,然后以环氧树脂为扩链剂与制得的低分子量聚乳酸进行反应,成功制备了一种含新型蛭石组装体的高分子量PLLA-co-bis A/MVMTs纳米复合材料。对蛭石的剥分和剥分蛭石官能化改性效果,改性蛭石对L-乳酸熔融缩聚的影响,改性蛭石在L-乳酸熔融缩聚体系的排布和表面接枝和PLLA-co-bis A/MVMTs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结晶行为、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用激光粒度仪、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蛭石的剥分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剥分蛭石平均粒径约为100nm,片层厚度为20 nm左右。利用傅里叶红外(FT-IR)、热重分析(TGA)表征了硅烷偶联剂KH-560对剥分蛭石进行环氧基官能化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剥分蛭石的片层上成功引入了环氧基,为制备具具有良好界面相容性的PLLA-co-bis A/MVMTs纳米复合材料打下基础。通过原位熔融缩聚法成功制备了不同蛭石含量的PLLA-co-bis A/MVMTs纳米复合材料,并探讨了改性蛭石对乳酸熔融缩聚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蛭石的引入,对PLLA/MVMTs预聚体的分子量基本没有影响;但PLLA-co-bis A/MVMTs基体的分子量下降,并且随着改性蛭石百分含量的增加,分子量持续下降。当改性蛭石含量为0.5%、1.0%、1.5%时,分子量分别下降14%、30%、43%。通过对制得的PLLA-co-bis A/MVMTs纳米复合材料进行多次离心/洗涤,提取得到复合材料中的改性蛭石(g-VMT),利用傅里叶红外(FT-IR)、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镜(SEM)研究改性蛭石的表面接枝情况和g-VMT的表观形态。FT-IR表明乳酸基共聚物成功嫁接到改性蛭石表面;TGA表明g-VMT的接枝率为53.3%;SEM表明g-VMT的形态有别于改性蛭石,主要呈现‘棒状’和‘饼状’两种特殊形态;利用透射电镜(TEM)表征改性蛭石在PLLA-co-bis A基体中分散或排布情况,结果表明一种新型的蛭石组装体存在于PLLA-co-bis A/MVMTs纳米复合材料基体中,无机-有机相显现出优良的界面相容性,这种特殊的界面结构将影响到聚合物结晶行为、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利用差热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改性蛭石微晶对PLLA-co-bis A/MVMTs纳米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改性蛭石微晶的加入,PLLA-co-bis A/MVMTs纳米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Tg)提高;结晶度和结晶速率得到显著提高;晶核密度增大、晶粒尺寸降低,证明改性蛭石的加入提高了聚乳酸的结晶速率。TGA测试表明,相比较于纯的PLLA-co-bis A共聚物,PLLA-co-bis A/MVMTs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当改性蛭石含量为1.5%时,其复合材料的Tonset,Tend,Tmax分别提高了13.8℃,9.3℃,2.1℃。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改性蛭石的加入没有影响PLLA-co-bis A共聚物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其他文献
2020年初,全国爆发新冠病毒疫情.为了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秦淮区全面启动“秦淮e学堂”线上教学指导.笔者也接到了小学音乐网络教学的任务, 有幸成为“e学堂”的
期刊
学位
随着煤矿采掘速度的提高,煤巷快速、安全的支护成为进一步推动煤炭采掘机械化的重要环节。由于传统的U形棚支护成本高、工人作业强度大、可靠性差,已经不能满足煤炭生产机械
摘 要:数学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展与再补充。所以小学数学作业必须经过专业、科学的设计,从而发挥学生对于课堂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高高效、积极的进行数学作业的完成。基于此,要从数学作业题的编制、数学作业的针都性、数学的作业形式入手提升数学作业设计的层次性、有效性与针对性,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数学作业的完成兴趣与数学作业的有效性,下
高硬度、高强度等难加工材料的微小孔结构大量使用于仪器仪表、医疗器械、精密模具、航空航天等领域。利用传统加工方法,难以进行难加工材料高效、高精度及高表面质量的微小
提升设备的性能影响着煤矿生产的效率和可靠性,立井提升设备又肩负着煤矿提升、生产运送、工人运输等任务。随着煤矿技术发展,矿井采掘深度不断加深,增加了对提升设备安全性
斜盘是轴向柱塞马达的重要部件,支撑着滑靴推动柱塞作轴向运动对缸体柱塞孔内的液体做功,对于柱塞马达可变容积的形成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双侧驱动轴向柱塞马达的新型斜盘机构具有优于普通斜盘的受力情况,但结构更为复杂,对其具体特性需进行相关研究。新型斜盘具有多斜面结构,且每个斜面的最大外径应能够保证所对应滑靴的底面与斜盘相接触。分析柱塞及滑靴在斜盘上的运动规律,并以此确定斜盘各斜面的最小几何尺寸;绘制斜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