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疼痛是临床绝大多数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并已经发展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目前临床一般应用止痛药作为治疗疼痛性疾病的主要手段,如果疗效不佳则求助于外科手术。近些年来,麻醉性止痛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副作用---药物依赖。而运用外科手术治疗疼痛性疾病,也是有利有弊。针灸是祖国传统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完备的理论和独特的诊疗特点,数千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从丰富的针灸文献资料和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可以看出,针灸具有良好的镇痛效应。为了科学客观的认识针刺镇痛,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目前,关于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等方面,关于氧代谢相关物质和氧自由基与针刺镇痛的关系则未见报道,本实验在导师梁忠的指导下,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以一定强度的光热刺激引起的大鼠甩尾反应为痛反应指标,观察电针对大鼠痛阈和大鼠血清中氧代谢相关指标(SOD、MDA)含量的影响,客观评价电针的镇痛效果,从自由基、氧代谢的角度探讨电针镇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0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经非穴组,每组各10只。各组在安静状态下使用光热尾痛测试仪测量基础痛阈,并断尾取血检测氧代谢相关指标(SOD、MDA)。电针穴位组与电针非经非穴组进行电针刺激,接通GB-Ⅱ型电针治疗仪,疏密波,频率2-4Hz,强度<1mA,以大鼠后肢肌肉轻微抖动而不嘶叫为宜,持续30分钟,电针过程中每十分钟监测一次大鼠痛阈情况。电针结束后立即断尾取血,检测氧代谢相关指标(SOD、MDA),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针刺前,各组基础痛阈、SOD、MDA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针刺后(或30min后)各组组间比较:(1)痛阈比较①经电针30min诱导后,电针穴位组痛阈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②经电针30min诱导后,电针非经非穴组痛阈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经电针30min诱导后,电针穴位组痛阈较电针非经非穴组明显升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2)SOD比较①经电针30mi n诱导后,电针穴位组SOD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②经电针30mi n诱导后,电针非经非穴组SO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经电针30min诱导后,电针穴位组SOD与电针非经非穴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3)MDA比较①经电针30min诱导后,电针穴位组MDA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②经电针30min诱导后,电针非经非穴组MD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经电针30min诱导后,电针穴位组MDA较电针非经非穴组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3.针刺后(或30min后)组内前后比较:①电针穴位组:经电针30min诱导后,电针穴位组痛阈、SOD等指标较电针前显著升高,MDA显著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②电针非经非穴组:经电针30min诱导后,电针非经非穴组SOD较电针前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痛阈、MDA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正常对照组:30min后同步检测正常对照组痛阈、SOD、MDA等指标,与30min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电针穴位组经30min诱导后,可明显提高大鼠痛阈,提示电针穴位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2.电针穴位组经电针刺激后,大鼠血清SOD含量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表明电针在提高大鼠痛阈的同时对SOD、MDA含量也具有极显著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