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爆发于2007年初的美国次级抵押债券危机,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演化,已经发展成为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性金融大危机,它不仅重创了世界金融市场,使多国金融业受到严重冲击,还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并有进一步演化为世界经济危机的可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深深的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播与加深,中国也不免受其影响。作为一国经济的核心行业--金融行业,尤其是正处在市场化改革的中国金融行业,面对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能否逃过一劫,避免其冲击,保持自身的稳定与发展?本文所研究的就是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安全所带来的影响,文中主要以辩证逻辑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当前中国金融安全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找到维护和保持中国金融安全的建议对策。
各国对国家金融安全的研究始于冷战结束后,而中国对金融安全的研究和探讨则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相关学者初步界定了金融安全的涵义。由于金融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金融安全的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笔者在综合比较了前人金融安全涵义的基础上,发展了金融安全的概念,并提出当前考察中国金融安全指标的侧重点:人民币币值、外债偿付、银行不良资产水平、金融资产质量、资本市场稳定度、货币政策独立性和金融改革的环境七个方面。美国金融危机是当前威胁中国金融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及向世界传播的主要渠道,便十分必要。由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美国金融危机通过市场渠道、贸易渠道和资金渠道迅速传导至世界各国,并对世界各国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世界金融环境恶化。美元贬值、世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频繁及国际游资四处“流窜”是当前世界金融环境的主要特点。
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谨慎、金融领域并未完全放开,因此美国金融危机主要是通过贸易渠道冲击中国,市场渠道和资金渠道的冲击压力不大,故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安全造成的直接影响不大,中国金融比较安全。但由于美国金融危机通过贸易渠道严重冲击了中国出口,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通过对七个方面具体分析,美国金融危机通过贸易渠道对中国实体经济的严重冲击使得中国金融安全面临压力逐渐增大,金融不稳定的因素逐渐增多,金融风险加大。尤其是人民币币值升值的压力日益剧增、国际游资的大量进入及中资银行的不良资产能否有效控制是今后及将来一段时间内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最主要方面,能否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中国金融能否保持平稳运行,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能否顺利进行。
然而通过分析可知,不论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还是国际游资大量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等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问题都是因为中国多年来一直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的。因此,从长远来解决中国金融安全的问题突破口是改变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扩大内需。需要说明的是扩大内需并不是以扩大政府投资为基础,而是真正扩大居民消费,使国内居民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扩大居民消费就是要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意愿,本文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都围绕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