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血小板(platelet,PLT)增多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期为此类胃癌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前PLT水平将患者分为PLT增多组(PLT≥400×109/L)及对照组(PLT<400×109/L)。随访胃癌患者时间为2年以上,其中PLT增多组51例,对照组49例。对比两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术后2年生存率,其中,临床特征包括:一般资料、病理学特征、凝血功能。一般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指数(BMI)、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NRS2002)、吸烟史、饮酒史等方面。病理学特征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类型、分化程度、肿瘤部位、血管癌栓及临床TNM分期等方面情况,凝血功能包括: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及凝血四项,凝血四项中包括: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及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采用Kaplan-Meier曲线对两组胃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相关预后因素,并进一步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血小板增多及其他因素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PLT增多组患者肿瘤大小>5cm、临床TNM分期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癌患者在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是否合并血管癌栓、肿瘤部位、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PLT增多组患者P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D-D及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LT增多组术后2年生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64.71%,33/51vs83.67%,41/49;Log-rankX2=4.659,P=0.03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是否血小板增高、年龄因素、术后是否辅助化疗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进一步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是否血小板增多、临床TNM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术后化疗是其保护因素(HR=0.822,95%CI=0.754~0.896)。 结论:PLT增高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LT增高的胃癌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及更快的肿瘤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