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坐骨结节撕脱性骨折是一种罕见的运动性损伤,通常发生在年轻运动员身上。近年来,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对青少年的素质培养不断加强,从事艺术和体育特长学习的青少年也明显增多,因而坐骨结节撕脱骨折的发病率亦有增高的趋势。因为青少年的坐骨结节骨骺尚未闭合,所以这种损伤也可以被称为坐骨结节骨骺撕脱性骨折,1912年Berry报告了第一例坐骨结节撕脱性骨折,此后的报道也多以个案报道的形式出现。由于其较低的发病率,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人在这一领域做过系统的研究,因而对于坐骨结节撕脱性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也还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对于坐骨结节撕脱骨折的治疗,现在大家的普遍观点是以撕脱骨折块的大小和移位程度来选择其治疗方式。但是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不科学的,治疗方式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到患者对功能恢复的要求,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坐骨结节撕脱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坐骨结节撕脱骨折的发生机制、影像学检查、诊断及治疗等进行讨论,以期对这种罕见病例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本文通过对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自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例坐骨结节撕脱骨折的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为11-20岁,平均年龄为15.92±2.61岁。12例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5例(占41.67%),右侧7例(占58.33%)。3例骨折移位为>20mm的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2例骨折移位程度为15-20mm之间的患者中,1例患者选择了手术治疗,另1例则选择了保守治疗。7例骨折移位<15mm的患者采取了保守治疗方案。)的回顾性分析,讨论青少年坐骨结节撕脱性骨折的发生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方式及愈后情况。结果:12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他们都是在受伤后即刻入院并确诊,而且是在受伤早期就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均取得了很高的髋关节评分(Harris评分100分)。有8例患者选择了保守治疗,其中5例受伤后即刻就诊的患者取得了优秀的结果(Harris评分96-100分);还有2例患者分别在伤后3周和4周后才来就诊,愈后结果为良好(Harris评分为85分和88分),患者运动时会出现疼痛;另外1例患者骨折移位介于15-20mm之间,该患者入院时间为伤后2周,并且拒绝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后愈后结果仅为中等(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8分),伴有长期疼痛,不能久坐。结论:由于坐骨结节撕脱骨折的发病率较低,所以目前对于其治疗还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还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来提出标准的治疗方案。撕脱骨折块的移位程度是坐骨结节撕脱骨折患者选择治疗方式的重要参考因素,对于骨折移位<15mm的患者,首选保守治疗,而对于骨折移位>20mm的患者,应考虑早期手术干预。然而,治疗方案的选择不仅要根据骨折块的大小及骨折移位程度,还要充分考虑到患者对愈后功能要求的高低以及有无选择手术治疗的意愿。由于不同的治疗方案会影响到患者愈后的功能恢复,因此对不同患者要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另外,无论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系统科学的康复锻炼对于患者的愈后功能恢复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