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情是当看到他人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个体能够识别这种情绪状态并产生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甚至想为他人做些事情。这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也就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和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与他人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反应。以往大量的研究表明,移情有助于亲社会行为产生,能够使个体维持与他人的良好关系,提高个体人际交往能力,促使个体归属感的定位,从而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而且有理论证实,移情与感戴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移情对感戴有预测作用,但是关于两者的实证研究还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编制一份大学生移情问卷,以此来了解现在大学生的移情能力,为大学生移情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及测量工具,丰富我国在移情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用编制的移情问卷探讨移情与感戴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为基础,结合相关问卷及开放式问卷和访谈结果,以原有理论构想为依据,并经过相关领域导师及研究生的审查指正,编制了符合我国大学生现状的移情预测问卷。用相应统计方法对所编制的预测问卷进行因素分析及信度检验,最终编制出大学生移情正式问卷。用形成的正式问卷及信效度都很好的感戴问卷同时实测,然后用多种信、效度检验方法对大学生移情正式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同时考察现在大学生的移情现状,并探索移情与感戴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编制的大学生移情问卷包括认知移情、情感移情和行为移情三个维度,与原有理论构想一致。(2)本研究用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对问卷信度的检验结果表明,该问卷信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说明大学生移情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3)本研究用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对问卷效度进行考察。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移情问卷的三个维度与移情问卷总分达到中等偏高的相关,说明三个因素较好地反映了问卷所要测查的内容;三个因素之间呈中等偏低相关,说明三个因素相互独立,都可以独自解释一种心理特性。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的各项指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标准,表明大学生移情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该问卷的内容经相关专家审核认为问卷内容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大学生的现状,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4)问卷测得大学生在移情问卷三个维度上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情感移情、行为移情、认知移情。(5)大学生移情问卷三个维度在性别、文理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且专科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本科生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本专科生之间差异不显著。(6)分析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移情与感戴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且移情对感戴的预测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