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TAP)阻滞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90例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无合并症,ASA分级为Ⅰ~Ⅱ级,拟行择期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随机分为三组(n=30):三组均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完成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手术,依据术后镇痛方案分为单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单用静脉自控镇痛泵(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组(P 组)、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组(TP组)。剖宫产手术结束以后,T组只实施双侧TAP阻滞用于术后镇痛;P组只连接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泵用于术后镇痛;TP组既行双侧TAP阻滞又接静脉自控镇痛泵用于术后镇痛。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是选择肋缘与髂脊之间腋前线水平作为穿刺点,两边均注入20ml0.375%罗哌卡因。观察指标:记录术后2、4、6、8、12、24h静息状态下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BCS舒适度评分;用酒精棉签测量术后4小时的冷温觉平面;记录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及镇痛泵按压次数;记录术后24h内TAP阻滞及PCIA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静息状态下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在2、4、6、8、12h各时间点,TP组低于T组和P组,P组低于T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24h时的VAS评分,TP组和P组均低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组和P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BCS舒适度评分:在2、4、6、8、12、24h各时间点,TP组高于P组和T组,P组高于T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小时的冷温觉平面,T组和TP组均大致为T10-L1(P>0.05),P组未测出冷温觉平面。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和PCIA按压次数TP组低于P组(P<0.05)。术后24h内未发现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作为一种单独的镇痛方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并不能满足镇痛需求,但该技术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可达到镇痛作用相加、副作用相减的效果,操作安全可靠,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镇痛方案供我们临床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