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鱼幼鱼对氨氮胁迫的应答及机制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dding_do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是胭脂鱼科(Catostomidae)在中国的唯一分布物种,为胭脂鱼属(Myxocyprinus)的唯一种,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生产实践中,胭脂鱼幼鱼由于急性氨氮中毒导致大批量死亡的现象常有发生,本研究首次测得胭脂鱼幼鱼分子氨安全浓度为0.036 mg/L,相比较同规格其他鱼类,其氨氮耐受力非常低,有潜力成为水体氨氮污染的一种新的生物指示种。目前胭脂鱼科在中国能收集到活体鱼类仅有两种,分别是原生种胭脂鱼和引进种美国大口胭脂鱼(Ictiobus cyprinellus)。本研究同样测得了同规格美国大口胭脂鱼的分子氨安全浓度为0.106 mg/L,远高于胭脂鱼的分子氨安全浓度,结合比较同规格其他鱼类,证明美国大口胭脂鱼氨氮耐受力较高,且显著高于胭脂鱼。两者亲缘关系相对较近,氨氮耐受力差异较大,故选择这两种胭脂鱼进行比较研究,以便更好探究氨氮胁迫及恢复的应答机制。本研究提出并验证了一种急性濒死浓度氨氮连续“胁迫-恢复”处理的实验方法。该方法模拟重现了实际氨氮急性中毒中的爆发时间短、可短时间内重复“胁迫-恢复”的特点,为研究鱼类氨氮急性胁迫致死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思路和方法。研究发现胭脂鱼在急性氨氮中毒时主要反应涉及组织病理、运动行为、呼吸代谢等方面,本研究首先从组织学、行为学、生理生化等方面,运用组织切片显微观察、动物运动轨迹跟踪测试(Noldus,Etho Vision XT)、呼吸代谢尺度表面积测定、Micro CT、静止代谢率测定、低氧阈值测定、血氨检测等方法,首次系统完整地展现了氨氮耐受差异较大的两种胭脂鱼在氨氮持续胁迫、氨氮胁迫及恢复整个过程中的组织病理、运动行为、呼吸代谢等方面的差异及变化规律。同时发现急性氨氮胁迫致死同缺氧胁迫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为进一步探究该问题,本研究最后通过三代全长转录组、二代连续比较转录组、实时荧光定量PCR、全胚胎原位杂交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从基因水平来研究其应答机制。1.组织学方面,解析了氨氮胁迫下的器官组织病理损伤。通过常规氨氮胁迫96 h及恢复96 h实验,系统描述了胭脂鱼鳃、肝脏和肾脏的显微结构特征变化。胁迫96 h胭脂鱼的鳃、肝脏、肾脏等器官有一定不同程度损伤,受损程度相对较重的为鳃丝、肝脏,相对较轻的是肾脏。恢复96 h后均能表现出已处于恢复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恢复可塑性,但96 h仍不足以使其完全恢复,故组织病理损伤方面很难在极短时间内重复发生严重损伤与恢复这一过程。故推测鳃、肝脏、肾脏等器官的组织损伤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氧气等气体的呼吸交换和体内氨氮的代谢循环,但不是导致急性氨氮中毒迅速死亡的直接原因。2.行为学方面,解析了濒死浓度氨氮胁迫下的运动行为应答差异。通过动物运动轨迹跟踪测试得到运动轨迹、热图、移动距离、移动速度、高速运动状态、高加速运动状态及停滞状态等信息,系统描述展现了氨氮持续胁迫过程、氨氮连续―胁迫-恢复‖过程中两种胭脂鱼运动行为的应答特点和变化规律。面对氨氮持续胁迫处理(持续2.5 h),发现氨氮耐受力低的胭脂鱼胁迫组的运动轨迹路线及热图比对照组明显紊乱无序,即趋触性被打破;耐受力高的美国大口胭脂鱼无显著差异,轨迹规则有序集中在测试箱四周,呈现正常趋触性。面对相同高浓度氨氮胁迫,两种胭脂鱼均采取了类似应对低氧胁迫的降低平均运动速度的低能耗状态应对氨氮胁迫,胁迫初始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呈现出应激爆发游泳状态。速度下降的策略会与自身氨氮耐受力及响应策略有关。结合多运动参数分析,胭脂鱼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应激加速运动状态,而美国大口胭脂鱼则能迅速反应降低其速度,应激水平迅速降低。胭脂鱼持续胁迫2.5 h后已无法回救,而美国大口胭脂鱼仍可回救,其应激表现与鱼类缺氧症状类似,推测急性濒死氨氮浓度胁迫过程中应激行为表现越强烈,耐受力往往越低,死亡概率越大。面对氨氮连续―胁迫-恢复‖处理(正常0.5 h-胁迫0.5 h-恢复0.5 h-再胁迫0.5 h-再恢复0.5 h),耐受力低的胭脂鱼运动轨迹及热图对应出现了“正常-紊乱-正常-紊乱-正常”的应答,轨迹紊乱程度不断加深,而耐受力高的美国大口胭脂鱼一直保持相对正常,变化不大。结合多运动参数分析,瞬时平均速度、高速运动状态时间、高加速度时间等指标受到氨氮胁迫时,两种鱼均采取了类―W‖型变化应答,随着往复次数的增加,胭脂鱼恢复程度更弱。停滞时间方面,美国大口胭脂鱼呈类―M‖型变化,而胭脂鱼持续上升,未能出现恢复调节。根据两种胭脂鱼的行为应答差异,推测急性濒死浓度氨氮胁迫可以通过改变鱼类应激行为状态,调控应激代谢水平,来不同程度适应氨氮胁迫与恢复,这还需要通过呼吸代谢水平相关实验进一步探究。3.生理生化方面,解析了濒死浓度氨氮胁迫下的呼吸代谢应答差异。低氧胁迫结果证明胭脂鱼的低氧耐受力弱于美国大口胭脂鱼;氨氮协同处理后,数据的离散度减小,使其应答更具一致性,且临界氧浓度、临界耗氧率均变小,证明缺氧状态下,高浓度氨氮协同处理会进一步显著降低鱼类低氧耐受力。面对氨氮连续―胁迫-恢复‖处理,两种胭脂鱼呼吸频率均呈现出类―W‖型调控,胭脂鱼呼吸频率均值高于美国大口胭脂鱼。两者的静止代谢率存在较大差异,胭脂鱼表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并未随着恢复而恢复变化;美国大口胭脂鱼表现出类―W‖型调控,与自身的呼吸频率变化类似。这与已有鱼类响应低氧胁迫研究相类似,鱼类代谢率会随环境溶氧水平的下降而降低,整体生理功能也随之降低。两种胭脂鱼的血氨浓度均呈现出类―M‖型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胭脂鱼变化幅度小于美国大口胭脂鱼,美国大口胭脂鱼后期仍能有较强的恢复能力,这可能是胭脂鱼比美国大口胭脂鱼氨氮耐受能力弱的一种表现。美国大口胭脂鱼血氨浓度并非一直低于胭脂鱼,随着往复处理的推移,两种鱼血氨浓度的最高峰值接近,同样面对高浓度血氨,胭脂鱼的中毒程度比美国大口胭脂鱼严重。推测氨氮进入鱼体后,高浓度的血氨激发了各自复杂的基因水平调控以应答调节高浓度血氨带来的胁迫,两种胭脂鱼在基因应答层面上可能存在差异,进而导致耐受力的差异。4.分子生物学方面,浅析了濒死浓度氨氮胁迫下的基因应答策略。在糖代谢相关基因中,筛选发现glul基因在胭脂鱼中呈持续显著上升趋势,在美国大口胭脂鱼中无显著变化。ucp2基因在两种胭脂鱼中均显著上升,但胭脂鱼中上升倍数明显大于美国大口胭脂鱼。大量糖代谢相关基因在氨氮胁迫后表达升高,表明氨氮胁迫可能造成了胭脂鱼能量消耗增加,应激程度增强。在免疫相关irf1、zc3h12a、cxcr4、irf4、cd9等基因的表达调控有差异性。推测因为该浓度胁迫下,胭脂鱼中多数与免疫相关的基因表达受到了抑制,表达量持续下降,对应抵御氨氮的免疫防线可能被打破,该分子氨浓度对于胭脂鱼来说就处于了较高的濒死浓度。反观美国大口胭脂鱼,该浓度胁迫下,多数免疫相关基因未完全受到抑制,与氨氮胁迫呈现类―M‖型或类―W‖型的表达调节现象,对应抵御氨氮的免疫防线可能未被打破仍在发挥调节作用。在缺氧诱导因子相关的基因中,发现hif1a基因在两种胭脂鱼中表达趋势一致,后期出现显著上升,但美国大口胭脂鱼的上升变化幅度要低于胭脂鱼。hif3a基因在胭脂鱼中呈持续显著上升,而美国大口胭脂鱼直至最后才开始显著上升,且变化幅度低于胭脂鱼。氨氮胁迫下机体表现出了类似缺氧的基因应答反应。这提示在水体溶氧充足条件下,高浓度氨氮急性胁迫仍会导致鱼体出现不同程度缺氧现象,推测这可能是生产实践中短时间内爆发高浓度氨氮急性致死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首次发现两种胭脂鱼中的sik1基因的表达与氨氮胁迫、低氧胁迫具有紧密的联系,可能是鱼类响应的关键基因,经模式动物斑马鱼(Danio rerio)原位杂交验证,结果证明其在应对氨氮连续―胁迫-恢复‖、低氧连续―胁迫-恢复‖处理过程中表达趋势保守一致,呈类―M‖型的规律性调控,推测sik1基因可能在鱼类应对氨氮胁迫、低氧胁迫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或伴随指示作用,这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见解。
其他文献
软件定义网络是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新型网络架构,通过解耦数据平面与控制平面实现了可编程化网络管理,能够更加灵活地控制网络。随着软件定义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单个控制器的网络架构已经无法满足复杂的网络管理需求。因此,由多个控制器共同实现网络功能的多控制器网络架构被提出。基于多控制器的软件定义网络在网络管理能力、网络灵活性以及网络开放性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它仍然面临着很多安全挑战。多控制器
学位
“双减”政策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深化了我国教育改革。作业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实现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是检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性的重要衡量标准。心理教师需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业特征,明确心理作业的价值意义和功能,强化心理作业理念的更新。在实践方面,应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加强心理作业设计的研究,注重心理作业的管理和评价,助力心理活动课提质增效。
期刊
设计完成了一款具有特定结构的光阑,光阑孔径深度设计为15mm,光阑孔径张角设计为左右张角各为10°,上方张角设计为6.5°,下方张角设计为3°,光阑安装在一级反射镜后,光阑中心线与对应主光线重合,同时采用双光电传感器与多温度传感器作为信号探测器接收信号幅值。通过特定孔径深度、张角等结构设计的光阑使得边界内、外幅值区分明显且幅值成正态分布,结合传感器的使用将光照强度及像源面温度以数值显示,便于检测标
期刊
人工神经元模型成功模拟生物神经元的工作机理和放电模式,对于实现大脑的工作模式和构建类脑网络系统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和关键作用。受生物启发所构建的人工神经元模型研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艾伦·劳埃德·霍奇金(Alan Lloyd Hodgkin)和安德鲁·菲尔丁·赫胥黎(Andrew Fielding Huxley)所研发的第一个电信号沿鱿鱼巨型轴突传播的定量模型,即霍奇金-赫胥黎(Hodgkin-Hux
学位
肝脏作为脊椎动物重要的消化和代谢器官拥有显著的再生能力。在急性和轻度肝脏损伤的情况下,成熟的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通过其强大的增殖能力可以帮助恢复肝脏的体积和功能。虽然正常肝脏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但在急性损伤或肝脏切除后,这种强大的再生能力在两种基本情况下会遭到严重削弱:一种是出现严重急性肝损伤,另一种是伴随肝脏结构异常和明显的肝纤维化的出现严重的慢性肝损伤。这些异常情况具有临床上的相关性,并且通常会
学位
自2005年到2021年,中学生心理健康多项元分析指出: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逐年变差;教育、社会、经济等因素能解释其不到20%的变异。但是,尚没有研究探讨过个体因素,如作业时间对"变差"的作用。那么,作业时间与中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如何?为回答此问题,有两组数据进入了横断历史元分析(Cross-temporal meta-analysis)。一组是2002至2021年间使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
会议
在长期自然演化过程中,昆虫对多变的环境具备高度的适应能力与其变态发育密切不可分。昆虫的变态类型多种多样,但无一例外都经历着旧器官的消亡和新器官的重建。卵巢作为雌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在昆虫幼虫-蛹的转变过程中发生变态发育,其外膜退化,卵巢管快速生长,确保卵巢内卵子的正常发育及成熟。此外,部分器官也会在昆虫每个龄期的更替过程中发生更新发育,如:气管在每次眠起后随蜕皮过程去除原有的结构,形成更庞大的气
学位
忆阻器是阻值可变的第四种基本电路元器件,具有纳米级尺寸、非线性、记忆性和低功耗等特性。在非线性混沌电路中引入忆阻器,有利于产生更为复杂的混沌信号,还能改善混沌信号的复杂度。因而,构造动力学行为复杂的忆阻器混沌电路具有实际意义。此外,尽管目前对于混沌与分形的研究早已成熟,却鲜有将分形过程应用于混沌系统产生复杂的多涡卷混沌吸引子。经过分形过程处理后的混沌系统具有更高的序列复杂度和良好的随机性,其在图像
学位
以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聚醚和丙烯酸作为主要聚合单体,分别选用含酰胺基团的丙烯酰胺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作为功能单体,在常温常压下合成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考察聚合体系中丙烯酸用量、氧化还原体系、链转移剂、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聚醚单体)∶n(丙烯酸)∶n(丙烯酰胺)=1∶8∶0.24、H2O2/抗坏血酸氧化还原体系、温度40℃条件下制备的减水剂早强效果最优。与掺常
期刊
病毒是严格的细胞内寄生生物,其复制增殖取决于对细胞的适应和调控。许多病毒通过调控宿主细胞周期进程来促进自身复制增殖是其致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阐释病毒与细胞周期之间的关系对于更好地解析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家蚕不仅是鳞翅目昆虫的重要模式,也是重要的泌丝经济昆虫。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 NPV)是家蚕主要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