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这一现状在可预见的几十年内仍将持续。我国煤炭行业死亡事故数并未随着安全管理手段的不断升级和安全投入的不断增加而趋于零,这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重点关注。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安全水平仍需提升,严峻的形势促使对煤矿安全的研究不断加大,相关理论和措施也亟待完善。本文以煤炭企业安全为研究对象,以管理审计为切入点,运用安全审计的方法,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各个环节进行审计,从而发现企业在安全管理中薄弱环节,反馈相应信息和建议,尽早消除安全隐患。首先,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借鉴安全审计在道路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和航空安全等领域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将本文的安全审计进行定义,进而阐述本文中涉及的管理审计、安全评价、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事故致因理论和PDCA循环法等基本原理。其次,分析近七年煤矿事故成因以及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的因素,运用煤矿事故致因理论对指标进行初步选取。再次,根据创建原则,在安全管理四要素“人、机、环、管”的基础上细化主要指标,建立煤炭企业安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第二层级指标,包括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环境安全、管理安全四个方面,52个第三层级指标,使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维度层以及指标层的权重,完成煤炭企业安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基于PDCA循环法,结合确定的煤炭企业安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初步编制了安全审计清单,探索性地设计了煤炭企业安全审计流程,最终在小纪汗煤矿进行了实例分析,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结论,小纪汗煤矿处于较安全水平,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将管理审计应用到煤炭企业安全管理中,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建设提供新思路和新的理论依据。对煤炭企业进行安全审计,有助于企业发现不安全隐患,切实提高企业安全监管水平,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为企业长效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