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我国8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改革的现状进行了剖析,认为已进行的改革在调动地方政府办学积极性、提高教师地位、改善办学条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税费改革体制的建立,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分级管理”办学体制制约和阻碍着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教育创新的羁绊。 其突出问题表现为:1、地方政府财力薄弱,义务教育经费严重短缺;2、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3、政府包揽办学权和管理权,对学校干预过多,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4、农村教育管理缺乏宏观调控;5、农村教育领导不力、管理粗放。 分析认为,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分级管理”办学体制责、权界限不清,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二是办学层级太低,导致地方政府教育行为失范;三是现行财税体制与“分级管理”体制不协调,遏制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发展;四是“分级管理”体制下各级政府间财力资源与义务教育责任的不对称,导致投入渠道不畅。 要保障农村基础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就要改革现行“分级管理”办学体制,推行“国家办学、分类承担,垂直管理、政府协调,学校自主、校长负责”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这也是解决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