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解处理对马铃薯面团特性的影响及其应用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i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种植范围广,喜冷凉、耐贫瘠、干旱,产量高,且营养丰富,是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的世界第四大主要粮食作物。我国马铃薯主要作为鲜食蔬菜食用,加工利用率较低。自我国实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以来,马铃薯主食产品日渐丰富,马铃薯加工利用率不断提高。目前,马铃薯主食产品主要以马铃薯全粉为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存在黏度大,成型难,二次加工性欠佳等问题,以马铃薯泥为原料加工马铃薯主食产品,具有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势。本文首先研究了马铃薯中的主要组分淀粉、蛋白和膳食纤维对小麦面团热力学特性、流变特性和微观特性的影响;然后,分别采用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风味蛋白酶对马铃薯泥适度酶解处理,得到适宜二次加工的马铃薯泥原料;最后,以酶解处理的马铃薯泥为原料制作馕,研究了酶解马铃薯泥对馕的营养品质和风味特征的影响,提升产品品质及风味。首先,研究了马铃薯淀粉、蛋白和膳食纤维的添加(0%、2%、6%、10%)对小麦面团品质的影响。马铃薯淀粉降低面团起始糊化温度和峰值糊化温度,升温条件下增大面团黏性,且稀释面筋网络,影响面筋网络完整性。马铃薯蛋白升高面团起始糊化温度和峰值糊化温度,且增大面团吸水率,与小麦蛋白产生聚集,影响面筋网络连续性。在升温条件下,马铃薯膳食纤维增大面团弹性,减少面团形成时间,且面团不易发生老化,适量膳食纤维可改善面制品品质。其次,研究了α-淀粉酶(α-amylase,EC3.2.1.2)、β-淀粉酶(β-amylase,EC3.2.1.2)和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0.01%、0.05%、0.1%)对马铃薯泥的营养品质和质构特性的影响,以及酶解处理马铃薯泥对面团特性的影响。与未酶解薯泥相比,酶解后的薯泥黏度和薯泥面团黏度均显著降低,且随酶添加量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相同添加量下,风味蛋白酶添加组的薯泥和薯泥面团黏度显著低于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添加组。酶解处理对薯泥结构有显著影响,由光滑致密的结构变为粗糙疏松结构;相对未酶解薯泥面团,酶解后薯泥在面团中分散性较好,使面团结构更为致密。酶解后薯泥有利于进行二次加工。最后,研究了未酶解薯泥和酶解薯泥(0.01%α-淀粉酶处理或0.01%β-淀粉酶处理)的不同添加量(0%、5%、10%、15%、20%)对馕的营养品质和风味特征的影响规律。小麦馕风味与马铃薯馕风味有显著差异,且添加马铃薯泥使馕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减少,但有良好风味的苯乙醛,2-十一碳烯醛,1-辛烯-3-醇等化合物含量增加。与添加未酶解薯泥的馕相比,添加酶解薯泥的馕微观结构更加致密。添加未酶解薯泥,马铃薯馕硬度和咀嚼性显著降低,添加酶解薯泥的馕的硬度和弹性显著增加。10%β-淀粉酶解薯泥可改善马铃薯馕的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
其他文献
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创新创业热潮席卷我国的大江南北,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创业型中小企业,创业型经济如火如荼,正在成为拉
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科技企业的数量也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迅速攀升的态势,就业人口也在大量增加。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是企业在竞
我国是典型的成文法国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以先前的判决案例作为正式的法律渊源。但我国对于指导性案例制度的认定从案例请示批复制度一直到有关具体相关政策的出台,无不证
当全面的聘任制改革在高等教育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化改革趋势中提出时,对学校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建设良好的"师校"关系,保持改革环境中较高的教师组织认同度而展开
我国城市公路建设正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道路路面主要以沥青路面为主,但由于忽视了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以至于建好的结构路面出现不同程度大范围的破坏现象,沥青路面的
口服NaHCO3对赛艇专项成绩的影响上海水上运动场(201713)陈佳亮,梁波,徐新元上海华山医院陈世益本文以10名市级专业赛艇队男运动员为受试,年龄19.2±2.58岁,身高1.79±0.09米,体重69.4±2.12公斤。实验采用双盲法,测试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