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职能之一,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目的。长期以来,公共文化服务因其具有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一直被政府“大包大揽”,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文化领域的“政府失灵”所带来的低效率供给、低服务质量、严重财政危机等诸多弊端逐步显露出来。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一场以新公共管理为导向的政府改革浪潮,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产生了示范效应,放松管制、打破垄断的呼声日益高涨,公共服务社会化理念开始渗透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各种民间资本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来,我国各级政府相继开启适合本地情况的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实践探索。苍南县素有“浙江南大门”之称,当前正处于联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关键时期。苍南将通过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做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品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等举措,稳步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到2020年要建成覆盖城乡、高效便捷、网络健全、高效便捷的具有苍南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苍南是浙江较早探索“社会力量办文化”的先行者,其所倡导的共创共享理念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了更大支撑,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基于此,文章以苍南县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探索实践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苍南实地案例为契入点,研究内容可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对苍南县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这一研究主题的提出背景、目的及意义做了简要陈述,并通过概述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等文章所涉及的核心概念,概念引导我们进行探索。第三部分在结合苍南公共文化服务服务社会化的开展情况,对案例进行梳理,着重分析了以改县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改革、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引导公众自治”模式、“政府搭台民间众筹”模式为实践的四种典型探索。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分别对苍南县公共服务社会化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进程中,因缺乏面向社会文化组织的专门性政策、传统管理体制路径依赖制约社会力量发展、市场作用发挥不充分阻碍了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和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监督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分别导致了苍南县当前社会文化组织整体发展滞后、社会力量参与实践受限、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准入门槛有待降低,社会化项目运作过程缺乏监管等四方面问题。第六部分是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苍南县正在开展和即将开展的工作,本文从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健全项目运行过程监督评价机制四个角度为苍南县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提出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