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语篇中农民工集体身份构建的批评性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wa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大众传媒,一般认为新闻语篇是对社会生活客观、中立的反映。集体身份是“社会中的一个位置”(Simon&Klandermans.2001:320),是由有着相同特点的群体构成的。新闻语篇对集体身份构建的报道因而应有利于人们解读社会群体的身份。本文尝试对新闻语篇中的集体身份构建进行批评性分析。本文认为新闻语篇没有完全客观地传递信息,而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记者的集体无意识会影响集体身份的构建和解读。作者因此在系统功能语言语法、评价理论和互文性理论框架下,对《人民日报》近年来刊登的30篇关于农民工的新闻报道进行批评性分析,着重分析包括过程类型、评价资源和互文性在内的一系列语言和符号特征,旨在对农民工的集体身份进行社会-认知解读,以探讨农民工的集体身份是如何在文本里构建的。本文首先回顾了前人从不同视角对集体身份的研究和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对新闻话语的分析,发现极少有文献对其中的集体身份进行批评性分析。作者接着以系统功能语法、评价理论和互文性理论作为框架,对《人民日报》中30篇关于农民工的新闻报道进行了分析,以期发现其集体身份在新闻报道中是如何建构的。本文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在所分析的30篇新闻报道中,所有过程类型在新闻里都有所体现,其中物质过程、话语过程和关系过程较多使用,往往把农民工描述为行为者。第二,各种评价资源在新闻报道里都有所体现,尤其态度资源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介入和级差资源。同时,评价资源的各次系统和次范畴具有不同的体现形式。第三,新闻报道具有“明示性”互文性和“构建性”互文性特征,记者往往采用引用、惯用语、体裁和主题等互文性特征来建构农民工的集体身份。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在系统功能语法、评价理论和互文性的框架下,对有关农民工的新闻报道进行批评性分析,从而发现其构建方式。其次,本文的分析结果有助于让读者形成批评性阅读意识。
其他文献
近年来,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日益堪忧。在中国,2008年三鹿奶粉过量添加三聚氰胺的事件先后造成多名婴儿死亡。在此次事件中,三鹿集团所采取的意图增加
股权分制改革的实施,意味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上市公司融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而定向增发由于发行门槛低、发行环节简便、发行成本较低等优势取代配股、增发新股等再融资方式,
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一直是我国家庭教育的两种基本方式,共同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隔代教育在我国自古有之,但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教育,而如今隔代教育再度兴起,并不断
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和人民都开始关注幼儿教育的发展,人才强国是时代的发展主旋律。培养创造性人才不仅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还需要在幼儿阶段就开始重视起来。美术
<正>(从2014年1月开始执行)《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创刊于1980年,原名《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ISSN1673-4130CN50-1176/R),由重庆市卫生局主管,重庆市卫生信息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课程化是指在大课程观的指导下,建立一种由显性和隐性两大类,学科、活动、环境三大课程板块构成的课程体系,学科课程作为基础,活动课程作为核心,环境课程作
中华金沙鳅(Jinsha sinensis Sauvage et Dabry)原名中华间吸鳅(Hemimzon sinensis),属鲤形目平鳍鳅科金沙鳅属。是长江上游的特有鱼类,为底栖杂食性鱼类,在长江上游的鱼类类
目的比较4种淋病奈瑟球菌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情况,为临床的初筛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泌尿科患者尿液和妇科患者的宫颈分泌物及尿液,采集的标本中,已知泌尿系统淋病奈瑟球
<正>我国医学检验专科教育是高等医学检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计划的
当前,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并不顺畅,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转出容易转入难。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缴费年限不被认同、转出地与转入地的权利义务不平等、待遇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