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精准诊断和高效治疗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途径。其关键技术—设计新型纳米载体平台以克服生物系统中存在的一系列生理或病理障碍,将造影剂或/和治疗剂高效地输送至肿瘤组织依然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减少在血液循环中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和增加在肿瘤组织中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吸附,通常对纳米载体分别进行亲水性聚合物(或两性离子)和主动靶向试剂(如叶酸、RGD多肽等)的修饰,然而其富集依然不是特别理想,且容易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准诊断和高效治疗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途径。其关键技术—设计新型纳米载体平台以克服生物系统中存在的一系列生理或病理障碍,将造影剂或/和治疗剂高效地输送至肿瘤组织依然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减少在血液循环中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和增加在肿瘤组织中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吸附,通常对纳米载体分别进行亲水性聚合物(或两性离子)和主动靶向试剂(如叶酸、RGD多肽等)的修饰,然而其富集依然不是特别理想,且容易触发体内的免疫反应。近年来,为了获得更好的富集效果,研究者们一方面设计出更优的纳米载体平台,如在纳米平台表面包覆具有生理活性的肿瘤细胞膜,同时赋予其血液循环中逃逸免疫清除和肿瘤部位肿瘤细胞靶向能力;另一方面对肿瘤微环境进行改造,如采用超声微泡破坏技术(UTMD)的瞬时声空效应使肿瘤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增强纳米药物的渗透。此外,研究者考虑利用特殊的肿瘤微环境(如酸性和较高谷胱甘肽浓度等)设计智能纳米平台,使其以较大尺寸到达肿瘤组织,然后在肿瘤微环境的酸性或还原作用下解离,释放诊断剂或治疗剂,实施肿瘤的精准诊断和高效治疗。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制备了超小四氧化三铁的纳米簇(USIO NCs),并以此为平台负载肿瘤广谱化疗药物阿霉素(DOX),然后将肿瘤细胞膜(CM)包覆在载药纳米平台表面(USIO NCs/DOX@CM),最后结合UTMD技术,将USIO NCs/DOX@CM用于黑色素瘤(B16)肿瘤模型的双模态T2/T1 MR成像诊断和化疗研究。肿瘤细胞膜的包被赋予纳米平台逃避免疫系统的清除和精准靶向肿瘤部位的能力。纳米簇在肿瘤组织的p H响应解离能够加速DOX在肿瘤部位的释放,提高化疗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同时利用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在尺寸>5nm时具有优良T2成像性能和<5 nm时则T1成像效果较好的特性,纳米簇在解离前实施T2成像,解离后实施T1成像。UTMD技术能够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对USIO NCs/DOX@CM的吞噬,提高纳米平台在肿瘤部位的成像和化疗效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USIO NCs@CM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胶体稳定,负载盐酸阿霉素(USIO NCs/DOX@CM)后对B16细胞的生长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效果;在中性生理环境下USIO NCs/DOX@CM具有较高的r2/r1比值(7.29),在酸性条件下(p H=5.5)则具有较低的r2/r1比值(1.78),同时在酸性条件下DOX的释放也被加速。体内实验结果表明,USIO NCs/DOX@CM纳米平台能够在肿瘤部位实现精准的双模态T2/T1 MR成像,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借助UTMD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MR成像和化疗效果。设计合成的USIO NCs/DOX@CM的诊疗研究成果为发展新型的纳米平台用于肿瘤的精准递送、成像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二维材料因具有极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引发了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从最初石墨烯的成功分离,到二维层状的范德华材料的发展和制备,二维材料家族越来越庞大。在二维材料具有的优异性能的基础上,研究者们研究了基于一维和二维材料结合的范德华异质结结构的光探测器,相比单一材料光探测器,这种新型范德华异质结光探测器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和改善。到目前为止已报道的诸多关于一维/二维材料范德华异质结的构筑方法主要包
骨组织感染目前仍是一种常见对人类威胁较大的疾病,病灶一旦形成,大量菌栓滞留成为脓肿,逐步发展为骨坏死、残疾、甚至危及生命,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生活负担。对临床而言,早期精准诊断和合理治疗是避免骨组织感染病人病情恶化,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抗生素药物由于缺乏靶向性,很容易随着血液流失,致使药物利用率低。为了达到理想治疗效果,临床上常常加大抗生素的剂量,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治疗成本,更重要的是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国内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由外伤、炎症等原因导致的糖尿病骨缺损人群也在不断增加,寻求适合糖尿病群体骨修复的材料已成为该领域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聚对二氧环已酮(Poly(para-dioxanone),PPDO)、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均可在体内完全降解,降解产物无毒,具有优良的强度和柔韧性;壳聚糖(Chitosan,CS)可调节体内p H值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治疗主动脉瓣疾病的有效方法,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介入瓣材质与外科生物瓣相同,瓣膜在装载压缩或球囊扩张时会因折叠变形受到损伤,从而导致其耐久性进一步降低。纤维集合体柔性材料具备轻质、高强、高弹、显著各向异性及长期耐久性等特点,因此本课题以纺织材料为基材,探究丝涤混构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的设计制备与性能。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探究纺织成型工艺参数对织物结构及其物理机械性能的关系,
齿科粘结剂是与修复树脂配套使用的材料,其被应用到齿科修复领域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近些年来其综合性能有了很大提升。但是,随着自酸蚀粘结剂的出现,因其操作简单、抑制了术后敏感现象而广受医生和患者的欢迎。与全酸蚀粘结体系不同,自酸蚀粘结体系是靠自身的酸性成分对牙齿表面的玷污层进行酸蚀溶解,从而达到渗入牙本质小管并覆盖表面的目的。由于没有磷酸腐蚀,它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更多健康的牙齿组织,所以对牙髓的刺激性
传染病是一种传播途径多样,影响范围广的流行性疾病,严重时会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这种疾病从开始发生到集中暴发的过程中,通常会存在一段发展期。如果不在此期间进行人为管控的话,会对社会运转和全球经济造成不可预知的损失。因此若能根据已有的数据对未来一段时间的传染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且给出传染病预测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将可以为传染病防控提供决策和参考,及时控制高风险地区人口流动,以及合理
在肾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方面,临床上大多采用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其中霉酚酸类药物在血液中的暴露值与免疫排斥情况息息相关。在临床诊断中,医生通过监测患者术后两周12小时内血液中霉酚酸浓度来测定肾移植患者术后的霉酚酸曲线下面积(MPA-AUC0-12h),判断肾移植患者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如何高效地在肾移植免疫排斥领域通过较少的血药浓度采样点预测MPA-AUC0-12h一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
先进的储能技术是现代生活的内在动力,但各式各样的储能技术在使用寿命、效率、功率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电池因其便于携带、成本低等优点脱颖而出。但目前的商用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低而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日常需求,取而代之的是被称为现代技术型社会中最具希望的高能量密度储能设备候选者锂金属电池。锂金属具有高的比容量3860 m Ah g–1和超低电化学势(–3.04 V相对于标准氢电极),可用于电动汽车和
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质量轻、成本低、柔性、可制成半透明器件等优点。活性层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活性层中应用最多的给体材料是基于给电子单元(D)与吸电子单元(A)构筑的交替聚合物。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人们发现可以用于构建D-A交替共聚物的给受体单元非常有限。因此,研究人员采用无规共聚的策略将第三单元引入到D-A交替共聚物中,形成1D2A或者1A2D的无规交替共聚
摩擦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简称TENG)因其能收集身边各种微小能源转化成电能,且具备成本低、输出高、材料来源丰富、能量转换效率高等优势而得到快速发展。TENG可作为供电装置,代替传统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为器件提供可持续能源。制备具有柔性、生物兼容性、便于人体携带的TENG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常以复合薄膜制成平面结构形式出现。但这种结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