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寿险行业具有诸多区别于非寿险的行业特征,定额给付性质以及保险期限的长期性都决定了寿险业的发展应该看的更加长远,不能满足于眼前的繁荣景象。我国寿险行业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只有短短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回首走过的道路,几多欣喜,几多坎坷。保费收入的迅速增长,保险机构的迅速增加都从数量角度反映了我国寿险业的发展状况。面对繁荣,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善于发现繁荣背后的潜在问题,以此来促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国际上许多国家已经拥有了上百年的保险发展史,这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吸取借鉴他们发展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日本是我们的邻邦,其寿险业曾经历过飞速发展,创造了世界保险史上的神话,而在其繁荣背后却隐藏着潜在的危机,过高的预定利率、监管部门的过分呵护、自身风险意识的低下,最终导致了新旧世纪交接之时的倒闭风潮,神话归于破灭。我国与日本在寿险业的发展方面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尽管我国寿险销售总额呈现上升趋势,但我国寿险业前几年也发售了大量的高预定利率保单,使得我国寿险公司面临着严重的利差损,利差倒挂成了我国寿险业的心腹大患。如何减轻我国寿险公司利差损的沉重包袱,汲取日本寿险公司连续倒闭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寿险公司的利差风险问题,寿险利差风险是指寿险资金实际收益率与保单预定利率之间不利偏差引起的亏损的可能性。我国经历过一段高利率时期,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曾经高达10.98%,而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调,最低调至1.98%。这就使得我国以协议存款为主要投资方式的寿险公司积累了巨额的利差损,而这一风险直接威胁着寿险公司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因此,本文将主要研究我国寿险行业的利差风险。本文包括绪论和正文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分为五章。在绪论部分中,笔者阐述了论文写作的意义和目的,轮廓性的勾勒了本文的基本框架体系,总结性的阐述了论文的基本结论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正文第一章中主要界定了寿险的行业内涵,接着将其与财产保险对比,分析了寿险独特的行业特征。寿险行业的特征使得其利润来源也有独特的一面,主要来自于利差益(损)、死差益(损)和费差益(损)。在明确了“三差”概念的基础上,笔者运用一个简单的实例来分析三项主要的利润来源,使得利源分析更加直观易懂,并且突出利差益(损)对公司利润的重要影响。在第二章中,我们将视线转向国内。首先,运用我国寿险业恢复以来的诸多统计数据资料,从保费增长趋势、保险机构数量增加趋势以及寿险保费的构成方面揭示了我国寿险业的迅速发展势头,同时也总结性的指出了在迅速发展背后所隐藏的诸多问题,其中利差损问题尤为突出。其次,分析了我国寿险行业利差损的现状,运用寿险精算学基础理论设定了一个简单的实例,直观的揭示了利差损的形成机制。最后,从历史、内部经营管理、投资策略、资产负债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五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寿险行业利差损形成的原因。在第三章中,笔者首先简要分析了日本寿险业盛衰变迁的历史,从九十年代迅速崛起为世界寿险霸主到世纪之交遭遇“多米诺”骨牌效应式的连续倒闭,这段波折的寿险发展史是我们的一笔珍贵财富。接着,从现象出发找寻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着重分析了日本寿险公司连续倒闭的原因,其中过高的预定利率所导致的利差倒挂无疑是重要原因。在若干大型寿险公司倒闭之后,日本寿险公司以及监管部门对倒闭公司和事件采取了一系列的后续处理策略,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在第四章中,深化前一章对现象的阐述,从公司的健康成长、行业的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三个方面总结出利差风险的强危害性,同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寿险业应该汲取的日本寿险业经验教训,以避免重蹈覆辙。在前四章铺垫的基础上,升华至文章的重点章节——第五章,本章从产品设计开发、公司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监管机构策略以及其他有待探讨的策略这四个角度提出了应对我国利差风险的解决策略。本文认为化解和防范利差损,既要处理好以前高预定利率保单的利差损,又要防范新业务的利差损,同时也要尽可能的用新业务的利润来化解以前的存量利差损。防范新业务的利差损,主要还是在于保单预定利率和投资收益率的相互制约关系。制定保单预定利率的时候就要做好投资收益率的匹配,同时也要根据投资收益率的预期进行保单预定利率的制定。最后采用了一个实证模型,运用1996年至2004年我国寿险业的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寿险公司准备金率和利率之间的弹性系数变动趋势。从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通过我国寿险业的努力,所实施的各项措施已经使得我国寿险业的利差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本文中,第一章主要运用了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进行定性分析,明确了寿险公司利差损的概念,而后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利差损的形成机制。第二章和第三章则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纵向分析了我国寿险业的发展趋势,横向比较了日本寿险业与我国寿险业的诸多相似之处,进而敲响利差损的警钟。在第二、三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第四章有关利差损的危害性,同时敦促我国寿险行业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同时吸取日本的失败教训。第五章中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这点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运用弹性理论结合我国寿险业发展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寿险行业针对利差损策略的实施效果。从日本寿险业的惨痛教训不难看出利差风险的危害性很大,无论是对寿险公司本身还是整个寿险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经历了多次降息,这使得寿险行业产生了大量的存量利差损。面对已经存在的利差风险,我们需要从产品、投资以及监管等多方面进行防范和化解。2004年,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上调了0.27%,在投资不断升温的经济背景下,我国开始进入升息通道,但这并不意味着寿险业利差损问题已经离我们远去。利差损是一个动态的问题,在投资收益提升的状况下,存量利差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但倘若投资收益率再次下跌,利差损问题会重新摆上桌面。因此,对寿险公司利差风险的研究是具有长远意义的,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才能让我国寿险行业步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