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黄色素固态发酵及提取条件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曲色素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着色已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红曲色素的混合物中,从感官上来看,黄色素是最为鲜艳夺目的色素,目前在国内仅限于小样试制,尚未实现大规模生产,在食品及其它领域的应用目前也未得到充分的开发研究;但因其颜色较为独特、醒目,在众多需要着色剂的产品中都可以找到其应用前景,是值得开发的红曲色素品种。所以系统的研究如何开发红曲黄色素这一品种,提高发酵法生产黄色素的产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以红曲霉突变株(Monascus anka mutant MYM2)为生产菌种,从提高黄色素色价入手,运用固态发酵的方法对该突变株进行发酵条件及提取工艺的优化,探索简便、高产、优质的红曲黄色素的固态发酵技术路线,为大规模的固态发酵生产红曲黄色素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首先研究了红曲黄色素的发酵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了Monascusanka mutant MYM2固态发酵生产黄色素的最佳培养方案为:以籼米为发酵基质,NH4Cl(0.2mmol/g)为添加氮源,装载量18g/250mL,初始pH6.0,初始含水量55%,接种量10%,培养温度30℃,发酵10d。红曲黄色素色价由优化前的119.78 U/g增加到665.78 U/g,提高了5.56倍,色调为4.33且样品中未检测出桔霉素。   对红曲黄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是:以80%的乙醇溶液为萃取剂,乙醇溶液用量为30mL/0.5g发酵产物,60℃下保温萃取1.5h。红曲黄色素的色价由665.78 U/g提高到967.8U/g,色价提高45.4%。   对红曲黄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pH3.0-8.0范围内较稳定,pH3.0时色泽最明亮;热稳定性较好,60℃下3h,保存率在90%以上,100℃下1h保存率在80%以上;在常见的几种金属离子中,红曲黄色素对Fe3+、Zr12+稳定,Na+、K+、Ca2+基本稳定,Cu2+不稳定;在室内自然光漫射下比较稳定,35d后色素的保存率为65%。
其他文献
<正>1研究目的特殊奥林匹克运动是基于奥林匹克精神,专门为智障人士开展的体育训练、比赛和其他相关活动。智障人士通过参加特奥运动来提高自身的心理认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
会议
本文采用Biolog-Eco法和高通量测序法两种方法,研究了应用于水产养殖或生态修复中生物挂膜上附着细菌群落的代谢及其群落结构,分析了在不投饵的情况下日本沼虾及中国圆田螺密度
低温等离子体是目前控制和处理VOCs有效的技术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仍存在对VOCs降解不完全和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在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低温等离子体与光催化剂技术
SiC纤维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的热稳定性和耐氧化性,低热膨胀系数和低密度的优点,是增强金属合金较为理想的材料。但是由于SiC纤维与金属合金高温结合时,SiC纤维表面的C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