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Halliday与Hasaon合著的《英语中的衔接》及Schiffrion的《话语标记语》出版后,人们对于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兴趣越来越浓厚。然而现有的研究未能形成统一的研究方法,其重要分歧表现在话语标记语的名称、分类、特点及功能方面。国内研究认为话语标记语的特点主要有三方面:可分离性、语义缺乏性和语用激发性。作者认为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更具有普遍性,因此采用这一术语,但话语标记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研究着重于广义研究。 由于这篇论文的重点是讨论话语标记语的功能,通过对先前研究的对比分析,作者认为有必要从功能的角度重新审视话语标记语。本文将对话语标记语的形式与功能结合考虑,并将从以下三大方面即连接性、交际性和情态性话语标记语进行整体分析。 连接性:话语标记语在语篇方面能促成语篇构建,是连贯的纽带。 交际性:对话是社会交流的产物,会话参与者为了达到成功交际的结果都要积极努力。交际功能还包括了语言的外部使用,如面子保全功能。说话人希望成功沟通,就要确认对方能理解自己而且加入到话题中来,或者说话入希望对方能理解他的隐含意义。交际性与情态性是彼此交织的。 情态性:这一范畴可以表达说话人对问题所持的态度。话语进程中,说话人会不断的检查自己的话语使其能被对方接受,而且说话者要根据语境、认知目的、对方接受的情况不断的进行自我调整。 交际的过程就是交际双方明晰地进行意图交流的过程,为了成功地达到这一目的,话语标记语是话语交流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重视其作用,才能更好地研究话语,研究话语背后的意图。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话语标记语是一个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被人们忽视的问题,还有许多与之有关的问题值得深入,广泛地探讨。虽然它们不是表达话语内容和意义的基本词汇,但属于说话者的流利性策略之一,又由于不能单纯用传统的书面语语法系统来分析,所以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并未受到重视。本研究对EFL的启示在于,我们要在教学和实际交际中引入真实自然的语料,并鼓励大家使用话语标记语。 总之,作者希望能引起读者对话语标记语这类“小词”的兴趣,从而能对这一语言现象做出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