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属攀鼩目(Scadentia)树鼩科(Tupaiidae)为东洋界特有的小型哺乳动物。为全面了解云南中缅树鼩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在云南的起源和保护利用,本研究在云南8个地理种群共采集了94个样本,采用微卫星DNA、线粒体DNA D-loop部分序列和头骨形态分别对中缅树鼩遗传多样性进行探讨。1.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研究F-统计检验结果显示:8个中缅树鼩种群在7个位点的亚群体固定指数Fis平均值为-0.1748,表明群体内出现杂合子过剩。Fst平均值为0.1594,说明84.06%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内。群体间的基因流Nm在1.0264-25.3458之间。采用Structure软件、多因子FCA和基于遗传距离对8个种群中缅树鼩进行聚类分析显示,片马种群单独为一类,昆明种群和楚雄种群为一类,大理种群和丽江种群为一类,景东种群、普洱种群、勐腊种群聚类在三个软件中有一定差异。2.线粒体基因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研究中缅树鼩8个种群线粒体DNA D-loop序列共定义了51种单倍型,47种为种群特有单倍型。其单倍型多样性范围为0.756-1.000,中缅树鼩各种群间平均核苷酸差异较大,变化范围为2.167-5.764,说明云南中缅树鼩遗传多样性丰富。中缅树鼩8个种群线粒体DNA D-loop序列单倍型聚类分成两个支系:片马种群和其他种群,后者又分为四个支系。中缅树鼩核苷酸错配分布呈现一条双峰的波浪型曲线,说明中缅树鼩种群经历了两次大的群体扩张。3.头骨形态特征的初步研究8个种群中缅树鼩头骨的上颌侧面和下颌侧面变异较大,经薄片样条法分析显示变异主要集中在鼻骨、眼眶、臼齿和犬齿,这可能与中缅树鼩生存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相关。经多维尺度分析显示云南中缅树鼩头骨的变异,可能与其生活环境的经度和纬度相关。综上,云南中缅树鼩的头骨形态有了一定的变异,这反映其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变异。结论:云南中缅树鼩各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种群间的分类大致与前人的形态学研究结果一致,并推测中缅树鼩在云南的扩散可能有两个起源,中缅树鼩作为一种新型的实验动物模型,考虑将楚雄种群和丽江种群作为实验品系。同时,头骨变异主要集中在感知外界环境和咀嚼食物相关的部位,这反应了其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