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类生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溶液中六价铬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 : 48次 | 上传用户:konghao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如何消除重金属的危害并有效地回收重金属是当今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生物吸附作为一种新兴的重金属去除回收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吸附效率高、环境友好、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小麦秸秆是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农业副产物,已有研究表明其具有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能力,但对于其吸附水中重金属阴离子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本文利用小麦秸秆作吸附剂处理Cr(VI)模拟废水。试验考察了pH、小麦秸秆投加量、温度和初始Cr(VI)浓度对吸附活性的影响,进而确定了小麦秸秆去除Cr(VI)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当pH=1.0,温度为50℃,固液比为40 g/L时,小麦秸秆对Cr(VI)的吸附效果最佳。在pH=1.0、温度为30℃,固液比为4 g/L的条件下,当初始Cr(VI)浓度分别为50,100和150 mg/L时,吸附6 h达到平衡,饱和吸附量分别为6.281,11.942和13.981 mg/g。吸附动力学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热力学反应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结合FTIR谱图和SEM结果以及EDX数据,推断小麦秸秆对Cr(VI)的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为了确定在流动的水体中,小麦秸秆对Cr(VI)的去除情况,以及吸附饱和的小麦秸秆在动态条件下的脱附再生情况,实验研究了小麦秸秆对Cr(VI)动态吸附和脱附过程,系统分析了Cr(VI)在小麦秸秆上动态动力学及影响动态吸附曲线和解吸曲线的因素,确定了小麦秸秆对Cr(VI)吸、脱附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小麦秸秆动态吸附Cr(VI)最佳工艺参数为:pH=1、流速3.0mL/min、温度20℃及上柱Cr(VI)浓度10mg/L;小麦秸秆动态解吸最佳工艺参数为:洗脱液为0.7mol/L的盐酸,流速为1.0mL/min、洗脱温度为40℃。该研究对于以农业秸秆为原料的Cr(VI)吸附剂的研制开发和应用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解决水体Cr(VI)污染问题以及由于农业废弃物处置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亦具有积极作用。选用小麦秸秆为生物质代表,在200℃、400℃、500℃不同温度下,限氧碳化制备生物碳质吸附剂M200、M400、M500,分别考察其对Cr(VI)的吸附性能,通过观察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方程,分析其可能的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生物碳质对Cr(VI)的吸附量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6h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生物碳质对Cr(VI)的吸附可以用Langmuir模型很好描述,小麦秸秆生物碳质对Cr(VI)的最大吸附量随着碳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分别为35.778mg/g、19.79mg/g、19.227mg/g。小麦秸秆生物碳质是去除含铬废水中Cr(VI)的廉价与良好的吸附剂。
其他文献
随着近些年来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行业内的竞争逐渐白热化,如何选择最优的配送路线直接关系到物件的送达时间和成本。杭州CN公司自主研发了若干种车辆路径规划算法,为了
目的比较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把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剖宫产患者80例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硬膜外麻醉;研究组=40
随着经济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倾向于通过多种媒介展开信息交流活动,其中,语言、图片、声音、颜色、肢体动作等模态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该背景下,多模态语篇研究日益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尤其是WEB2.0技术出现后,网络的盛世正式拉开了序幕。人们的生活与互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互联网的出现对人们的传统审美意识
目的:比较甲型流感与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纳入64例甲型流感(A组)、发热上呼吸道感染(B组)患者,从一般资料、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为基础并结合其他材料将现代汉语中的女性词汇做穷尽式的搜索,并重新分类为外貌类、品质属性类、言行类、称谓类、生理特征和专属物及领域类
火山岩的岩性复杂,难以识别;矿物成分复杂,岩石骨架参数难以确定;储集空间一般为孔隙和裂缝的双重介质。在对辽河油田火山岩储层测井数据资料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火山岩储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高楼的数目也随之增多,各大城市对以高楼墙体清洁为主体的特种保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而目前我国高空特种保洁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专业化、
长期耕耘于"城乡交叉地带"的路遥塑造了一系列"边缘人"的艺术典型。这些既带着"乡土味"又有着"城市味"的"边缘人"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社会中呈现出共同的心态,即强烈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