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反贫困效应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yl1992zhangshu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中国经过多年的反贫困斗争,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清除贫困,与此同时,我国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西部地区作为新时代中国反贫困的主要战场,贫困问题尤为突出。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反贫困工作正在朝着精准化、全面化迈进,2016年,我国政府在《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以普惠金融为发展基础,使得家家户户口都能得到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助力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以普惠金融反贫困为研究目的,本文首先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其次,界定相关的概念,分析并梳理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文献;再次,通过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全面描述西部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及贫困现状,构建普惠金融综合指数,从地理渗透性、人口维度的服务可得性、实际使用效用三方面构建6个子指标,运用变异系数法、欧式距离法测算西部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同时,借鉴联合国推荐的人类发展指数,从经济、教育、健康三个方面测算西部地区的贫困程度,摸清当下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反贫困的现状。为了进一步检验普惠金融减缓贫困的效果,验证普惠金融减缓贫困的理论分析,本文运用2005-2015年的数据测算出来的普惠金融指数与贫困程度的指数,以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为自变量,贫困程度为因变量,选取产业结构、公共服务、收入状况等6个控制变量,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检验普惠金融的反贫困效应,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发展速度缓慢,省际差异明显;第二,西部地区约有一半的省市(区)人类发展指数低于西部地区的平均值,贫困程度较为严重;第三,普惠金融对西部地区反贫困效应整体显著,但普惠金融反贫困的系数偏小,仍需加强对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普及和深化;第四,从普惠金融的每个维度来看:服务覆盖率、服务可得性和金融的实际使用效用对贫困均有明显的减缓作用,控制变量中,产业结构指标、就业状况指标、经济增长指标也都具有很好的减贫成效。最后,综合以上结论并结合地区优势,从健全金融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优化金融基础设施、探索财税体系、加强教育和实践活动五个方面提出了反贫困的政策和建议。
其他文献
对本实验室2011年受理检测的92个规模化和散养猪场猪瘟、口蹄疫等血清学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分析,结果表明,猪瘟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为76.86%,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为60.82
随着市场经济与生产的不断发展,对产品质量、精度、性能和外观、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日趋缩短,迫使人们在制造业领域开始探索新的概念和方法来指导和
本文根据我国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向和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的要求,以教学模式的概念框架为分析框架,结合国内外教学模式改革和发展的走势,从教学理念、目标导向、培养方
数控系统的评估是数控机床可靠性评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该系统包括大量的电子设备,因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将应用可维修系统的λ—τ理论结合模糊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通过对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系统中的重要客户互动平台——呼叫中心在国内外的发展以及使用现状进行简单评价,总结归纳了我国目前呼叫中心在各行业中的使用现状,指出我国市场
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一个国家来说,人才的培养对发展现代知识经济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对个人来说,教育投入也是改善一个人经济资本和
背景:甲状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性肌病,多因自身免疫性疾病造成的甲状腺功能改变或体内激素水平异常导致代谢障碍引起。其相关肌肉疾病包括:(1)慢性甲亢性肌病(CTM),(2)急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25名2型糖尿
技术创新型人才在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中起着主体作用,如何对他们进行激励正成为企业管理活动的中心问题。目前我国企业对技术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手段缺乏针对性,绩效期望值过高
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中面临着诸多的价值问题,决定了进行适当价值干预的必要性。科学的价值干预要以咨询者高度的价值自觉为前提,以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为基础,以尊重、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