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中国经过多年的反贫困斗争,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清除贫困,与此同时,我国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西部地区作为新时代中国反贫困的主要战场,贫困问题尤为突出。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反贫困工作正在朝着精准化、全面化迈进,2016年,我国政府在《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以普惠金融为发展基础,使得家家户户口都能得到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助力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以普惠金融反贫困为研究目的,本文首先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其次,界定相关的概念,分析并梳理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文献;再次,通过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全面描述西部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及贫困现状,构建普惠金融综合指数,从地理渗透性、人口维度的服务可得性、实际使用效用三方面构建6个子指标,运用变异系数法、欧式距离法测算西部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同时,借鉴联合国推荐的人类发展指数,从经济、教育、健康三个方面测算西部地区的贫困程度,摸清当下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反贫困的现状。为了进一步检验普惠金融减缓贫困的效果,验证普惠金融减缓贫困的理论分析,本文运用2005-2015年的数据测算出来的普惠金融指数与贫困程度的指数,以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为自变量,贫困程度为因变量,选取产业结构、公共服务、收入状况等6个控制变量,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检验普惠金融的反贫困效应,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发展速度缓慢,省际差异明显;第二,西部地区约有一半的省市(区)人类发展指数低于西部地区的平均值,贫困程度较为严重;第三,普惠金融对西部地区反贫困效应整体显著,但普惠金融反贫困的系数偏小,仍需加强对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普及和深化;第四,从普惠金融的每个维度来看:服务覆盖率、服务可得性和金融的实际使用效用对贫困均有明显的减缓作用,控制变量中,产业结构指标、就业状况指标、经济增长指标也都具有很好的减贫成效。最后,综合以上结论并结合地区优势,从健全金融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优化金融基础设施、探索财税体系、加强教育和实践活动五个方面提出了反贫困的政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