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气压化学电离及多维质谱的石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分析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硫化合物是石油中重要的杂原子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为原油的来源和成熟度分析提供判断依据。在石油工业中,含硫化合物是清洁油品生产的主要关注对象,而噻吩类化合物由于脱除反应活性较低则是脱硫的重中之重。含硫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和分子构型(如形状、结构、尺寸等)与脱硫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为了提高脱硫效率,必须根据石油含硫化合物的分子特性设计相应工艺参数和催化剂,因此,石油含硫化合物分子层面的综合表征对脱硫反应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建立一套针对石油含硫化合物分子组成、分子结构和分子尺寸的综合表征方法。以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和静电场轨道阱质谱(Orbitrap MS)为代表的高分辨率质谱是分析石油复杂体系分子组成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石油组学”研究的主要依托技术,而“离子化”是实现含硫化合物高分辨率质谱分析的前提和关键。含硫化合物为弱极性物质,缺少易电离的官能团,“离子化”一直是含硫化合物质谱分析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本论文基于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开发了石油含硫化合物质谱电离的新方法,通过对离子产生环境(溶剂、放电电流、气化率)和离子传输环境(离子传输管温度、透镜电压)的控制,实现了含硫化合物以[M]+●为主要电离产物的直接电离,应用开发的电离方法结合Orbitrap MS实现了复杂石油体系中含硫化合物的分子组成表征。基于质谱的气相离子-分子反应装置将质谱中的惰性碰撞气体更换为具有反应活性的中性分子,利用该装置能够精确控制中性分子与选择离子在气相无溶剂的条件下碰撞发生反应。本工作通过设计的气相离子-分子反应在粒子层面上对含硫化合物的APCI电离机理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含硫化合物APCI电离产物离子生成的电子转移、质子转移、拔氢和消除反应路径,实现了对大气压化学电离的精准调控,获得了石油含硫化合物强响应信号、稳定电离的条件,为建立的石油含硫化合物APCI电离方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了保障。在利用开发的APCI Orbitrap MS方法实现石油含硫化合物精确分子组成分析的基础上,本工作基于离子淌度质谱(IMS-MS)技术建立了石油复杂体系中噻吩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表征方法,构建了分子结构与分子尺寸的关系,实现了实际石油体系中噻吩系列化合物的母核结构定性分析。应用样品纯化和精确分子组成鉴定的方法排除了其它物质对结构测定的干扰,保障了结构分析的准确性。本方法不仅将石油含硫化合物的结构表征深入到了实际体系和分子层面,而且从分子结构层面对石油噻吩类化合物的脱硫反应过程进行了阐释。
其他文献
低渗致密油藏渗透率低,注水开发无水采油期短,含水上升快,气水交替技术是可以有效抑制水窜和气窜的重要方法。然而气水交替过程中尚存在复杂的油气水三相渗流,关于低渗致密油藏复杂孔隙形态中油气水三相分布等问题研究较少,直接影响了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本文首先开展了低渗致密储层的三维数字岩心重构,分析评价了圆形及角形孔隙中的水膜动力学,进而研究了考虑水膜作用的低渗致密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特征。其次,对气水交替过程
学位
稠油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巨大的储量,边水稠油油藏在稠油油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经济高效地开发对解决油气供需矛盾具有重大意义。该类油藏在注蒸汽开发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边水侵入现象,开发效果受到极大的影响。本文针对稠油油藏热采受限后转边水化学驱开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渗流力学、油藏工程、人工智能、表面化学等学科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模拟、数值模拟以及深度学习等手段,研究了热采边水稠油油藏水侵规律及化学冷采机理
学位
层理性储层是指层理发育的沉积岩储集层,包括致密砂岩和页岩储层。目前层理性储层压裂改造主要采用滑溜水、线性胶、冻胶等水基压裂液,矿场应用也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但对于强水敏性储层,水基压裂液会对储层产生一定的伤害。纯CO2压裂液由于没有水相,大大降低了对储层的伤害,同时,由于粘度低,易于进入微细裂缝内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但不利于携砂。CO2复合压裂兼具CO2激活层理和天然裂缝、降低储层伤害、提高采收
学位
黏弹性聚合物在油藏渗流过程中除了剪切变稀的流变性外,还有剪切增稠,同时存在井间干扰,注聚井近井堵塞导致注入能力下降,这些问题给聚驱试井分析带来了挑战,现有试井分析模型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论文针对这些聚合物驱非线性复杂渗流问题,完成了干扰试井复杂渗流模型建立、数值求解、试井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1)在油水两相渗流条件下,考虑聚合物的剪切增稠、剪切变稀、对流、扩散、吸附滞留、不可及孔隙体积和有效渗透率下
学位
“水平井+体积压裂”是页岩气藏开发的标准模式。在改造过程中,几万方的压裂液注入储层中,但返排率却普遍较低,大量的压裂液长期滞留在储层中;与此同时,实际矿场还出现了低返排对应高产量的情况。为了合理的解释这些现象,需深入认识压裂液在页岩基质中的渗流机理、分布特征及对产气的影响。然而,页岩复杂的孔隙结构和压裂改造的多环节性给相关研究带来了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本研究以水基压裂液中的“水”为研究对象,在深入
学位
动力学抑制剂(KHIs)可以延缓水合物的形成,可用于解决因形成水合物导致油气生产装置和运输管线堵塞的问题,对维持油气行业的安全有效运作十分重要。但目前关于动力学抑制剂的抑制机理还不是很明确。本论文利用分子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KHIs对水合物形成的抑制过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分子模拟研究有/无KHIs体系中甲烷水合物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在甲烷水合物的成核过程中,不稳定簇的大小对
学位
针对目前对于注气开采方法对油藏渗透率的适应性缺乏系统性和规律性研究的问题,本文采用渗透率10-1~10~3×10-3μm~2人造均质岩心,系统地开展了不同渗透率岩心注气开采模拟实验,依据注气开采效果与渗透率的实验规律,重点探索注气开采方法在致密-低渗油藏范围内的适应性。采用热缩密封岩心的方法,解决了传统岩心密封方法在注CO2开采实验中因胶筒损伤严重而导致实验失败等问题。利用改进的模拟实验方法,开展
学位
伴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和愈加突出的能源危机,极具开发潜力致密油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接替能源之一。众多研究发现,储层油水自发渗吸作用能够提高油井产能,被证明是非常规储层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致密储层复杂孔隙结构、流体渗流机理和渗吸机理等问题依然研究不够深入、认识不请。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致密油砂岩渗吸特征和规律研究。本论文首先综合采用高压压汞法、微米CT扫描法和扫描电镜技术开展了岩石孔隙结构进
学位
随着地质勘探的不断深入,四川盆地内发现了储量极为丰富的深层碳酸盐岩气藏,该类气藏的高效开发和长期稳产是我国天然气供给、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但是,深层碳酸盐岩气藏的开发仍面临诸多困难:首先,储层中孔隙、孔洞、裂缝并存,储层孔隙结构类型多样,非均质性较强;其次,储层气-水关系复杂,部分储层边底水活跃,非均匀水侵导致稳产困难;第三,不同孔隙类型储层中的渗流特征、产气速度和采收率差异大,关于储层物性下
学位
川西坳陷储层具有多层叠置、天然裂缝及断层发育的特征,该类储层渗流特征与现有气井试井模型假设不匹配。目前川西坳陷地区气藏使用多层酸压合采的开发方式开采,但其酸压改造效果评价困难、储层边界认识不清等问题突出,对该地区的高效滚动勘探开发带来了挑战,建立相关复杂气藏试井模型对产能评价及储层参数解释至关重要。论文从多层合采复杂储层渗流问题出发,建立了适应于目标区块的试井模型,提出了评价储层酸压改造效果的方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