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y2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和《民事诉讼法》的实施,以及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环境公益诉讼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虽然我国环境法起步比较晚,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环境法不断的发展完善,相关环保政策也不断的出台,但是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策法规没能严格的贯彻执行,这与我国环境法实施机制存在的痼疾密不可分。我国环境法主要依靠政府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实施,缺少必要的公众参与机制。在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了更多的政府保护环境的职责和权力,但是在实践中,有些行政机关为了私己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等考虑,做出违法的行政行为造成环境的损害,成为环境污染者的“帮凶”,此时就需要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在民主法制国家,私权制约公权是最有效的监督方式,面对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造成的环境损害,应当赋予更多的主体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权利。在建立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时,究竟应当赋予哪些主体原告资格呢?如何对原告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做出科学的制度设计来保障原告权利的实现呢?作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核心问题——原告资格,本文将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展开具体的论述。本文一共分为四部分,首先,由于环境损害有其特殊性,以及在新的环境保护法实施的背景下对环境执法有着更高的要求,以此来强调研究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必要性。其次,从理论上对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进行分析论述,在此主要借鉴外国成熟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理论,重点对环境公共信托理论、私人检察总长理论、环境权理论和诉讼权理论进行阐述,为我国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设定原告资格提供理论支撑。再次,对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现状做客观分析,主要从我国的立法缺失和司法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两方面进行整理,进而提出我国应当放宽原告资格,赋予更多主体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权利,来更好的保护环境公共利益。最后,在前文理论研究和对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对确立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范围做出结论,即在法律中明确规定赋予检察机关、公民和社会团体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并对各原告主体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具体制度进行设计,以保障其权利的实现。通过本文的论述,期望对建立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原告资格方面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2007年,对于陈温福来说又是一个丰收年。他主持的“东北超级粳稻推广产学研结合模式示范”项目喜获成功。在农业部组织的测产验收中,分布在东北不同生态区的5个超级稻万亩示范
中国自1987年在卫星上首次搭载种子和微生物以来.只要有条件.航天器中总要搭载一些植物种子。而参与这一实验的研究机构几乎遍布全国,其中.华南农业大学陈志强教授成为摘得“第一
农业补贴按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形式,从农民受益程度看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直接补贴,农民可以直接受益,如农民收入补贴;另一种是间接补贴,农民只能间接受益,如农产品价格补
国际经验表明,农业是一个多层次主体参与和推动的成分多样、结构复杂、功能繁复的复合系统.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不论是理论认识问题、技术进步问题,还是战略和政
针对微小型卫星的集成化电气系统设计问题,以LH-2微小卫星为例,提出以星载计算机为核心,辅以多种功能模块及控制机构的综合电子设计方法;针对LH-2微小卫星的控制模式及控制机
智障儿童由于大脑细胞受到损害和遗传的因素导致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造成大脑发育不全,形成认知活动障碍或全面的心理活动障碍。过多的失败经验和外界的嘲笑、歧视使他们的
针对月球背面载人航天器的高精度、高时效性导航需求,解决仅用单颗地月L2中继星多源转发为月背面用户导航着陆提供技术支撑的问题。以地月L2点Halo轨道中继星为桥梁,将地球空
为研究多子级并联的液体运载火箭推进剂交叉输送系统在发动机故障工况下的工作特性,验证交叉输送技术解决故障子级的推进剂剩余问题的效果,采用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结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