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一国参与世界经济的重要方式,其规模不断壮大,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3年,我国境外投资在短短12年间增长了近40倍,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已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三。在对外直接投资扩张的实践背景下,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学术研究不断增加。其中,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和投资中存在各种问题相对应,有关中国企业OFDI的研究成为此类主题的焦点。从跨国公司角度来说,对外直接投资最先需要考虑的就是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区位选择是投资母国寻找特定区域位置以实现预期投资目标的过程,该过程不仅受到东道国区位因素的影响,很多时候也受到本国因素的影响。如何寻找最佳投资地区,或者有哪些因素影响对外直接区位选择,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区位思想,区分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四种类型的直接投资方式,结合当前全球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情况来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本文主要运用成熟的、更适合我国当前情况的知识资本模型理论,使用面板数据,选取了81个国家与地区在2004-2013年投资存量作为研究对象,来检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动机。文章从投资动机出发,研究东道国区位因素对我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还分析了本国因素对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从而构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框架。研究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是水平型投资占主导,即企业对外投资是为了获取更广阔的市场。市场规模、劳动力资源禀赋、投资成本、贸易成本都会影响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文还把样本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个子样本进行分析检验,区分我国对两个子样本的投资动机,分析区位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以垂直型为主,即资源寻求型,投资是为了获取当地技术和熟练劳动力;我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以水平型为主,即市场寻求型,投资是为了获取更广阔的市场。最后针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存在的问题,以模型分析结果为指导,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给予合理布局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