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茶叶香气形成有关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及其基因表达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OHUA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树叶片中的大部分挥发性香气成分是以糖苷类香气前体的形式存在,且以葡萄糖苷和樱草糖苷为主。β-葡萄糖苷酶水解葡萄糖苷香气前体释放出的挥发性苷元,不仅是构成茶叶香气的物质基础,更参与茶树自身防御体系,增强茶树抗病性。因此,β-葡萄糖苷酶在茶叶香气的形成和茶树抗逆性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茶树体内β-葡萄糖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了β-葡萄糖苷酶基因(Glu)表达量并对其进行了体外克隆表达,主要结果如下:  红茶加工过程中,β-葡萄糖酶活性在萎凋阶段达到最高峰,揉捻、发酵阶段活性持续下降,顺-3-己烯醇、苯甲醇、2-苯乙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香叶醇等香气成分含量持续增加,表明β-葡萄糖苷酶能有效水解葡萄糖苷类香气前体释放出香气成分。  不同品种不同叶位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和Glu基因表达量,大致呈现出新梢越幼嫩的叶位活性和表达量越高的规律;另外,安徽一号、福鼎大白茶、山坡绿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Glu基因表达量高于龙井43。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Glu为亲水性蛋白,且存在两个明显的跨膜结构域,为跨膜蛋白,有24个磷酸化位点,前26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成功构建去信号肽pMAL-Glu原核表达载体,用IPTG在37℃下诱导得到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蛋白,经条件优化后在16℃下诱导得到可溶性蛋白。  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SC-Glu,并导入酿酒酵母INVSc1中进行诱导表达和活性验证,得到反应30min后pESC-Glu蛋白相对酶活性为0.166±0.047(U)。  以上结果为进一步充实茶叶的香气形成机理及茶树抗病虫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指导,有利于认识β-葡萄糖苷酶的分子本质及Glu基因的表达调控机理,为以后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良茶树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彭红  1967年生于重庆  1987年毕业四川美术学院附中  199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重庆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重庆教育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宗涛  1965年生于重庆  198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  199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重庆美术家协会会员,持有全国城雕资格证书
期刊
梁大,1958年1月生于北京,1991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2000年-2002年在钱绍武文化艺术研究所工作,  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自由艺术家.工作室位于北京昌平倚山书屋.
期刊
曾几何时关于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论断被今天的人所淡忘了。虽然起源的问题无从定论,虽然对艺术本质和生活现象做出判断的功能性指定也略显牵强。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不管经验的对象是如何构成的,也不顾生动的精神是建立在一种共同性基础之上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那么,在这种情形之下,在试图传达和表现某种意图和意念时,其意义的内涵与外延在广度与深度方面,便局限于自身狭窄的范围之内了。艺术是精神的泛化,而艺术
甜瓜(Cucumis melo L.)在世界园艺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十大水果中居第9 位,中国甜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由于大量甜瓜在8 月份成熟,形成明显上市高峰期
光合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研究果树田间条件下光合特性对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以安徽怀远科属的石榴为材料进行其主要生理特性的研究,利用LI-6400便携式
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属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是应用广泛的暖季型草坪草。干旱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环境因子。水分胁迫可以诱导多种基因表达,其中脱水素基因(dehydrin gene,DHN)
花芽分化是植物产量的基础。本试验以需冷量不同的草莓品种为试材,研究其花芽分化的形态发育过程,相应的生理生化变化,及低温短日照、假植处理对花芽分化的影响,以期为草莓花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