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情是指个体在没有受到任何直接刺激的情况下,产生与他人相同的情感体验,并且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而共情行为指的是通过理解并分享他人的感受获得环境信息并适应环境,进行社会层面的表达与交流,甚至产生不同程度的助人行为。教师共情对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和教师自身社交质量的提高都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对于教师共情的研究具有丰富的社会意义与现实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共情能力的高低、社交网络质量与共情行为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三者之间是否可以进行相互预测,认知层面的共情能力与实际的共情行为是否存在偏差,分别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脑电实验,从负性情绪出发,以学生典型社会疼痛事件和生理疼痛刺激为启动材料,引发被试的共情,从调查数据与生理指标两个方面来考察不同水平的社交网络质量与共情能力对个体共情行为的影响。首先,修订了教师共情启动工具,建立共情行为评价体系;第二,测量中小学教师的共情能力、社交网络质量和共情行为,并探讨三者间的关系;第三,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通过比较24名不同社交网络质量的中小学教师痛与非痛图片刺激下的的共情反应的差异,通过实验进一步探讨共情的认知机制。采用2(社交网络质量:高、低)×2(图片类型:疼痛、非疼痛)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其中社交网络质量为被试间变量,图片类型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共情行为水平和ERP数据。结果发现:(1)高共情能力的教师更易产生高水平的共情行为,社交网络质量高的教师也具备更高水平的共情行为,即教师的共情能力与社交网络质量都对共情行为有预测作用;(2)各种实验条件下均诱发了明显的N1、N2、P2、P3和LPP成分,在P2成分上,社交网络质量低的被试潜伏期更长,说明在早期情感共情的阶段,社交网络质量低的教师对刺激反应并不敏感;(3)在P3和LPP成分上,社交网络质量更低的教师产生的波幅要显著大于社交网络质量高的教师,说明在后期的认知共情阶段,社交网络质量低的教师要耗费更多的认知资源对刺激进行加工;(4)共情行为与脑电成分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在P2成分上,教师共情行为的得分与疼痛图片的潜伏期呈显著负相关,共情行为得分越高的教师,潜伏期要更短,说明了对他人负性刺激的快速加工,可以激发高水平的共情行为;(5)在P3和LPP成分上,教师共情行为得分与疼痛图片诱发的波幅电位呈显著负相关,共情行为水平更高的教师被疼痛图片诱发出的波幅电位更低,说明加工他人负性刺激时耗费的认知资源越少,越能激发高水平的共情行为。这些结果表明,共情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包含自下而上加工的情感共情阶段和自上而下加工的认知共情阶段,不同社交网络质量的个体在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上分别有不同的表现,认知共情能力更强的人相对社交网络质量较低,且共情行为的水平不高。社交网络质量、共情能力和共情行为之间是可以相互预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