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缓慢进展、进行性加重、致死性运动神经元变性疾病.由于上、下运动神经元变性坏死,患者出现肌无力和肌萎缩多在发病后3-5年死于呼吸衰竭和肺部感染.ALS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对ALS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但都不能圆满解释该病的发病机制.近年来开展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可以在大通量、平行条件下分离和鉴定组织细胞所表达的所有蛋白质,该课题采用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关键技术双向电泳技术,对ALS患者萎缩肌细胞的总蛋白、周围神经离断伤患者受累肌肉总蛋白与正常人肌细胞的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对所得2-DE凝胶进行计算机软件分析,根据2-DE凝胶上所显示的已被分散发布的蛋白点的表观分子量和表观等电点以及某一个蛋白点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寻找三者间存在的蛋白质合成种类和数量的差异,发现了ALS患者肌细胞蛋白质合成整体上的变化.通过ALS患者和周围神经离断伤患者受累肌肉蛋白质的差异合成初步确认了中枢失神经支配和周围失神经支配导致的骨骼肌萎缩存在的不同蛋白分子机制.通过建立骨骼肌细胞2-DE样品制备和实验体系.在实验中改进了骨骼肌蛋白样品的制备方法,保证了用于进行2-DE电泳的肌细胞蛋白样品的组织单一性,解决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即实验对象——组织蛋白单一性的问题.ALS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肌电图变化,而在临床上一旦能够确立诊断患者的病程往往已不可逆转,因此临床实践迫切地需要能够建立ALS的早期诊断方法.该病的治疗方法除利鲁唑(一种谷氨酸受体拮抗剂)能够延长患者的存活期外其他的各种治疗方法均无确切疗效.ALS患者、周围失神经支配患者受累骨骼肌差异表达谱的建立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疾病相关或标记分子和药物靶向作用分子,以及不同类型肌萎缩相关蛋白的辨认,在临床上可以根据ALS患者、周围失神经支配患者受累骨骼肌的蛋白质差异合成谱设计这些疾病的蛋白质芯片,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还可以提供通过"补充"或"拮抗"异常蛋白质的方法对该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同时通过应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可以为进一步开展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变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该研究通过应用利鲁唑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长期观察,归纳了利鲁唑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长期疗效、副作用和安全性.该研究对13例使用利鲁唑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长期随访发现该药可以患者改善肌无力的症状,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