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气候变化作为学术界和大众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问题,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关于全球变暖下的自然气候系统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及机制还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对于古气候的研究是理解现代气候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规律的重要依据。在末次冰消期至早全新世这一时段,气候系统发生了巨大且快速的变化,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而全新世作为距离我们最近的地质时期,其气候边界条件相对于现代没有发生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作为学术界和大众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问题,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关于全球变暖下的自然气候系统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及机制还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对于古气候的研究是理解现代气候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规律的重要依据。在末次冰消期至早全新世这一时段,气候系统发生了巨大且快速的变化,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而全新世作为距离我们最近的地质时期,其气候边界条件相对于现代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理解其气候变化及驱动机制对于我们应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至关重要。中国北方半干旱区面积辽阔,同时也处于现代夏季风边缘区附近,气候年际波动较大,对全球变化响应较为敏感。泥炭相较于其他陆相载体来说,具有分辨率高、生物信息丰富、沉积连续、测年精度高等优势,因此本论文选取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的位于中国半干旱区的七星湖泥炭沉积为研究对象,使用植物残体AMS14C测年方法建立高精度年代框架,在系统的现代过程研究基础上,利用正构烷烃、长链正构烷烃单体氢同位素以及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GDGTs)等地球化学指标来重建七星湖流域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及其相应的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流域现代过程的研究发现,七星湖流域不同种类的植物具有不同的正构烷烃分布模式,陆生高等植物以C31为主峰碳,优势碳主要为C31、C29、C27,水生植物以C25为主峰碳,优势碳为C27、C25、C23,与七星湖泥炭表层沉积物对比发现,泥炭正构烷烃主要受到陆生高等植物的影响,此外,基于和流域表层土壤正构烷烃分布特征的对比发现,泥炭沉积物含有较多的水生植物正构烷烃,因此,七星湖泥炭正构烷烃可能受到陆源和泥炭自生的共同影响。对GDGTs的现代过程研究发现,泥炭表层沉积和表层土壤均以br GDGTs-Ⅱ系列化合物为主,其中,泥炭沉积物中br GDGTs-Ⅱa占br GDGTs总含量的38%,而表层土壤中br GDGTs-Ⅱa则占br GDGTs总含量的20%,但同时其br GDGTs-Ⅰ系列化合物中的br GDGTs-Ⅰa的相对含量达到了较高的24%。(2)基于br GDGTs重建了七星湖区域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温度和pH演变历史,同时使用钻孔的长链正构烷烃单体氢同位素重建了研究区域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大气降水氢同位素变化,和pH共同反映区域湿度的变化。根据气候环境各参数的变化趋势,本文将七星湖区域的气候环境变化分为6个阶段:14.9-13.0 cal kyr BP温度快速上升,区域湿度较低,气候暖干;13.0-11.7 cal kyr BP阶段区域湿度仍然较低,年均温度下降了2℃左右,整体属于冷干气候;11.7-7.5 cal kyr BP温度整体处于高值状态但表现出下降趋势,气候整体暖干;7.5-5.5 cal kyr BP气候发生剧烈变化,温度迅速下降,区域湿度快速增加至整个阶段的最高值,气候冷湿;5.5-2 cal kyr BP温度有所上升,区域湿度下降,水生植物生长较好,气候偏暖干;2-0 cal kyr BP温度和湿度都呈现出下降趋势,区域气候表现为冷干。(3)七星湖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温度记录显示其在中全新世的(7.5-5.5 cal kyr BP)阶段出现了降幅为5℃左右的降温事件,本文对可能导致这一反常现象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总量(Northern Hemisphere Solar Insolation,NHSI;45°N)在中全新世的下降是导致中全新世温度下降的主控因素,但同时该阶段较多的降水量和其带来的较多的云量,会极大地削弱太阳辐射,云层产生的阳伞效应使得地表降温,同时,植被的蒸腾作用及较高的海平面使得海洋向陆地输送水汽的距离变短,均会使得大气中的有效湿度增加,为云层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此外,温室气体CO2与CH4在中全新世阶段整体的浓度较低,对温度的辐射强迫作用较小,再加上该阶段较强的西伯利亚高压,带来寒冷的冷空气即冬季风,使得区域冬春季温度大幅降低,进而对年均温产生影响。因此,本文认为以上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七星湖区域中全新世的7.5-5.5 cal kyr BP出现大幅降温事件。
其他文献
近年来,近断层地震动因其能量高、持时长和对工程结构影响剧烈而受到结构设计者与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交通干线的纵横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桥梁被修建在活动断层附近,其中矮塔斜拉桥因其“塔矮、梁刚、索集中”的特点在交通领域应用广泛。如何保障此类桥梁在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安全性,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使结构动力优化设计被视为是解决复杂动力设计问题的全新方法。针对传统结构动力
风能资源在中国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减少了各类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随着风电场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气候和生态效应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有研究表明风机叶片的转动会增加地表粗糙度,增强风机尾流区的湍流,从而改变大气边界层的稳定度,当这些变化在空间上足够大时,可能会对局地乃至区域的天气和气候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随着未来风电装机容量的增加,深入认识风力发电对气候及其生态环
黄河的形成演化历史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全球气候变化等事件的联系是地球科学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前期研究主要围绕黄河中上游河流阶地、中上游地质构造、中上游或边缘海晚新生界沉积序列的物源变化证据开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但对现代黄河水系的形成时代仍存在巨大认识分歧,存在晚中新世-早上新世、~5 Ma、~1.5-1.6 Ma、~1.3-1.4 Ma、不晚于~1.2 Ma、~1.0 Ma、不晚于~0.
亚洲中部干旱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非地带性干旱地区之一,生态系统脆弱,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探究该地区气候变化历史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深入理解文化交流与气候变化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该区域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研究结果仍存在较大争议,且记录主要集中于新疆及其邻近地区,蒙古西北部年代可靠的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较少。论文选择位于蒙古西北部的高山湖泊Tolbo湖,钻取沉积物岩芯(TB19-A和TB19-B),测定
箱形梁因具有良好的抗弯、抗扭性能而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随着桥梁跨径的增大和桥面的变宽,偏载所引起的约束扭转效应对箱梁截面应力的影响愈发显著,充分考虑约束扭转效应的影响是保证桥梁安全性的重要前提。在桥梁设计中常以1.15的经验系数来考虑空间效应的影响,而大量文献表明,对正应力和剪应力均采用同一个系数并不合理,应采用两个不同的系数,但对系数的具体取值目前尚未达成一致,因此对于具体的变截面连续箱梁桥的约
青藏高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巨大的高度和面积效应和复杂的地形地貌,在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中处于重要和关键的地位。高原内广泛分布着风成沉积,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重要粉尘源区。位于高原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流域(雅江)是风成沉积物的典型分布地区,流域内发育着的黄土沉积和现代风沙沉积蕴藏着有关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然而,受地理环境、物质来源及区域气候等影响,不同区域风成沉积的形成过程存在差异,这限制了我们对该流域风成
采用管棚预先对浅埋软弱围岩隧道进行支护时,对管棚受力变形和预支护效果的精确预测是保证管棚结构设计合理性的重要依据。然而相比于其广泛的应用,管棚预支护技术的理论研究成果还远远无法达到定量指导管棚设计与施工的水平。为了对浅埋软弱围岩隧道中管棚预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以及预支护效果进行定量化描述,基于既有的研究成果,采用理论推导的方式对管棚进行解析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在既有的管棚弹性地基梁分析模型基础
在“一带一路”和“十四五规划”的指导下西北地区修建了大量的输电铁塔、钢结构厂房、钢结构桥梁和风力发电塔等,而钢结构的化学腐蚀和物理腐蚀问题历来是钢结构行业的重点研究对象。在西北地区以风沙粒子的冲击、磨损为代表的物理腐蚀对钢结构建筑物带来了严重的灾害,极大地增加了后期管理维护的成本。因此研究风沙冲蚀作用下钢结构涂层的力学性能,对钢结构涂层的设计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西北地区的风沙环境特征为背景,
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具有自重轻、性能好和施工方便等优点,因而在实际工程中得以推广应用。但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结构挠度变大、应力重分布等问题突出显现,同时,箱梁研究中的剪力滞效应也不容忽视。本文基于能量变分原理,分别推导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简支箱梁和连续箱梁的截面应力和剪力滞系数的理论公式,并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探讨组合箱梁在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情况下剪力滞效应的分布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
近年来,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高填方减载明洞工程的应用日益普遍。然而,由于黄土高原地区特殊的地质背景和地形地貌,导致该地区地震灾害频发,因此,有必要对高填方减载明洞工程的动力响应进行研究。有鉴于此,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地震作用下高填减载明洞周围的土压力以及回填土中土拱形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建立高填减载数值分析模型,计算地震作用下高填减载明洞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