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随着心脏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心肌缺血一一再灌注损伤(I/R)已成为临床麻醉面临的一种常见的病理生理变化,其成为阻碍心脏血管外科手术疗效的主要难题。2003年缺血后处理(lschemiapostconditioning,IpostC)概念的提出,使得IpostC对缺血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成为近年研究热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和P物质(substanceP,SP)是支配心脏的感觉神经纤维中共存的两种重要的神经肽,参与调节机体多种生命活动。大量研究提示SP和CGRP参与心脏功能的调节,但对二者在缺血后处理中的作用缺乏系统研究,详细作用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心脏感觉神经及其主要递质SP和CGRP是否参与缺血后处理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又是如何?本实验拟对此进行研究。 研究目的: 1.确定成年大鼠在体心脏急性心肌缺血后即刻给予缺血后处理能否促进感觉神经肽CGRP和SP的表达和释放; 2.评价内源性CGRP和SP是否参与缺血后处理的保护作用,即其对再灌后心肌梗死面积,再灌后心脏血流动力学,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研究内容及方法:采用体重为350-38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和缺血后处理模型,实验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及缺血后处理再灌后不同时点(15min,2.5H)缺血心肌组织和血清中CGRP和SP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缺血再灌注及缺血后处理心肌组织和血清中SP、CGRP表达的变化; 第二部分在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前分别给予CGRP受体拮抗剂CGRP8_37(10-6,10-7mol.L-l),SP受体拮抗剂RP67580(l0-5,10-6mol.L-l)及联合应用CGRP8_37(10-6mol.L.l)和RP67580(10-6mol.L-l),观察内源性CGRP和SP对缺血后处理再灌后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第三部分在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前分别给予CGRP受体拮抗剂CGRP8_37(10-6,10-7mol.L-l),SP受体拮抗剂RP67580(10-5,10-6mol.L-l)及联合应用CGRP8_37(10-6mol.L-l)和RP67580(10-6mol.L-l),观察内源性CGRP和SP对大鼠心脏缺血后处理再灌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第四部分在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前分别给予CGRP受体拮抗剂CGRP8_37(10-6,10-7mol.L.l),SP受体拮抗剂RP67580(10-5,10-6mol.L.l)及联合应用CGRP8_37(10-6mol.L.l)和RP67580(10-6mol.L.l),观察心肌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内源性CGRP和SP在其中的作用。 研究结果: 1.心肌缺血再灌注以及缺血后处理心肌组织和血清中SP和CGRP浓度的变化。 与I/R组相比,IpostC组可以使再灌后(15min,2.5H)心肌组织和血清中CGRP和SP的表达上调。 2.内源性CGRP和SP对大鼠心脏缺血后处理再灌后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实验各组缺血危险区面积百分比AAR/LV%无差异。与I/R组相比,IpostC组可以显著降低再灌后心肌梗死区面积百分比IS/AAR%;与IpostC组相比,给予CGRP8_37,RP67580以及联合应用二者都可以明显增加梗死区面积百分比IS/AAR%。 3.内源性CGRP和SP对大鼠心脏缺血后处理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与I/R组相比,IpostC组可以显著降低再灌后SAP和DAP,降低再灌后PAP,增加再灌后HR;与IpostC组相比,给予CGRP8_37可以增加再灌后SAP和DAP,降低PAP,同时可以降低HR;给予RP67580可以显著增加再灌后SAP和DAP,降低PAP,降低HR;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显著增加再灌后SAP和DAP,降低HR。 4.心肌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内源性CGRP和SP在其中的作用。 与I/R组相比,IpostC组可以显著降低再灌注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峰值降低,时限延后;与IpostC组相比,不同浓度的CGRP8_37,RP67580以及联合应用二者均可以增加再灌注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出现峰值增高,时限提前。 结论:缺血后处理可以增加再灌注后内源性感觉神经肽CGRP和SP的表达,改善再灌注血流动力学,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及心肌梗死面积,其机制可能与内源性感觉神经肽其相应受体途径有关,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