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肾脏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评价其在高血压性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benign arteriolar nephrosclerosis,BAN)中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影响肾脏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及心内科住院患者共90例,其中血压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其中单纯性高血压(Hypertension, HTN)患者30例,为HTN组,临床诊断高血压性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患者30例,为BAN组。记录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等。测量血压、身高等,并计算体重指数。以空腹血清标本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氮、血胱抑素C,应用Cockcroft-Gault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并行眼底检查。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肾叶间动脉及段动脉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和舒张期血流峰值速度计算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值,并测量血流加速时间。参数资料应用t检验,非参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别计算叶间动脉RI与段动脉RI的曲线下面积并选择最佳临界值;计算叶间动脉RI与段动脉RI取最佳临界值时诊断BAN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及约登指数,以评价叶间动脉RI对BAN的诊断价值。以叶间动脉RI最佳临界值为分界点,将高血压患者再分为叶间动脉RI升高组和叶间动脉RI正常组,使用Pearson相关寻找叶间动脉RI升高的相关因素,再应用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叶间动脉RI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BAN组叶间动脉RI水平(0.72±0.04)显著高于对照组(0.59±0.04)和HTN组(0.60±0.07)(均P<0.001);HTN组与对照组之间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水平无明显差异(P>0.1);BAN组段动脉RI水平(0.69±0.10)显著高于对照组(0.62±0.07)和HTN组(0.61±0.06)(均P<0.001),HTN组与对照组之间段动脉阻力指数RI水平无明显差异(P>0.1);(2)叶间动脉RI诊断BA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标准差为0.039,95%置信区间为0.845~0.998,叶间动脉RI取临界值0.680时,其诊断BAN的敏感性:83.3%,特异性:96.7%,阳性预期值:96.2%,阴性预期值85.3%,约登指数:1.8。段动脉RI诊断BA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2,标准差为0.051,95%置信区间为0.753~0.952,段动脉RI取临界值0.655时,其诊断BAN的敏感性:80.0%,特异性:80.0%,阳性预期值:80.0%,阴性预期值:80.0%,约登指数:1.6。(3)年龄、体重指数、脉压、高尿酸血症、痛风病史与叶间动脉RI升高相关(P<0.05),其他因素如性别、高血压病程、冠心病史、血红蛋白、泌尿系结石史、糖尿病、糖尿病病史、糖尿病眼底病变,血尿酸、高脂血症、肥胖、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叶间动脉RI升高无明显相关性。进一步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痛风病史(相关系数=2.572,OR=13.085)、年龄(相关系数=0.025,OR=1.412)和脉压(相关系数=0.011,OR=1.011)均为叶间动脉RI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高血压性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患者中,叶间动脉RI及段动脉RI较单纯高血压患者及血压正常患者均明显升高,而单纯高血压患者与血压正常患者间无明显差异。(2)高血压患者叶间动脉RI及段动脉RI增高对诊断高血压性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均具有一定价值,而叶间动脉RI增高诊断高血压性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的价值更大。(3)痛风病史、年龄和脉压与叶间动脉RI增高密切相关,可能为高血压性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