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期园林题材山水画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中期,以苏州、松江为中心的江南地区造园活动十分兴盛。由于园林建造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相互影响,这一时期涌现出数不胜数的园林题材山水画作品,园林题材山水画在技法表现、归隐情怀与意境营造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过去美术史界对于明中期园林题材山水画关注不多,且多个案研究,未作整体性、系统性的深入探讨。本文主要以“吴门画派”园林题材代表作品为切入点展开论述,从代表画家、重要作品、风格特征、意境营造与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在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园林题材山水画所呈现出的独特艺术风格特征和中国传统美学意蕴。本文认为,明代中期园林题材山水画既继承了文人画的传统又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表现出其诗画相融、躬耕乐道的隐逸情怀。通过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此时期园林题材山水画通过巧妙的置陈布势以及画面各种构成要素的合理安排,利用物象之间的关系来隐喻出文人士大夫想要隐居于世却又不能完全脱离世俗的无奈。总的来说,画家取得是景,造的是境,景中有情,境有深意。在意境营造方面,明中期园林题材山水画具有“本无定形”、“以无代有”、“穷形尽相”、“虚实相生”等特点。明代中期园林题材山水画的兴盛不仅是对传统山水画的继承与发展,而且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流传至今的作品除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外,还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其他文献
瑞典教育家胡森把教育公平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稳步持续的推进和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对于教育公平的关注点已经从宏观层面关注入学权利和机会的起点公平向微观层面的教育过程公平发生转变。学习作为教育过程中核心事件,学习机会公平能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对于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堂是教育过程公平的主要发生场所,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和课堂互动的主要形式,从
19世纪后期英国发生了一场著名的艺术官司,主角一位是詹姆斯·阿博特·麦克尼尔·惠斯勒(James Abbott Mc Neill Whistler,1834—1903),另一位是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二位同是19世纪中晚期活跃于英国的著名人物,却因一幅绘画作品而对簿公堂。由此引发了“惠斯勒与罗斯金之辩”。“惠斯勒与罗斯金之辩”看似是关于绘画制作工艺优劣的冲突,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由登哈特夫妇提出的关于公共管理的新型理论,该理论关注公民权利和公共利益,倡导政府角色由“掌舵”向服务转变,重视公民参与和人本身。当下阶段,我国政府职能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要义与我国政府职能改革的方向不谋而合。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自2014年司法部提出公共
青少年法律知识的教育及普及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目前的普法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教学方法方面,普遍存在方法陈旧,教师照本宣科,课堂效率低下等问题。而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与实践性较强的法律课堂有较高的契合性。目前中职法律课堂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却并不普遍,应用效果也差强人意。本研究以中等职业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实践中最为基本的关系形式,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出现而产生,贯穿于教育发展的全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工具理性等社会异化理性的侵蚀下,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逐渐演变成为社会主体的重要行为准则。在此背景下,师生关系的发展也在工具理性的主导下产生了单向度、主体间性缺失、间离性以及功利化等一系列异化问题。然而,师生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存在和发展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
本论文立足于中国当代语境的视角下,锁定了中国为社会背景,当代为时间背景,结合该时空背景下的特殊语境,对中国乡土油画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以及在中国当代的时空语境中,乡土油画受到启发并借鉴吸收其他优秀的文化,呈现出乡土与写实主义、超写实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等元素相结合的新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气象进行探讨。从中国当代艺术语境全球化、都市化、艺术传播媒介化等三个主要特征入手,构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液和动力,金融稳定和安全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在201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中央就明确要求,地方政府要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中央又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新时期“三大攻坚战”之一,要求从中央到地方要不断健全强化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防控金融风险的发生。明确各地方政府是防范和处置地方金融风险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地方政府要切实履行属地责任,牢牢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兼具自然和人文的属性,高中地理内容更是紧密联系自然和社会。但是,基于我国现行的分科教学体制,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教学仍受限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教育规律的探索也使得学科发展的广度、深度有了重大突破,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学科界限日益模糊。同时,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要求的提出,更为学科间的整合教学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以高中地理教学为基础,围绕
卡米耶·柯罗(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1796-1875)是19世纪最有修养、内心最为淳朴的画家之一。柯罗认为他一生中只有一个目的:表现他最热爱的大自然。他观察自然的敏锐眼力、对自然的赤诚情感、丰富的想象力、特殊的绘画手法等在他的画作里表现的淋漓尽致,演绎在他整个艺术历程中。他对往昔的“追思”“怀古”之情、对大自然的挚爱使他的画面散发出浓浓的“诗情画意”,使他的绘画
佛兰德斯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和法国画家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是活跃于17世纪巴洛克艺术盛行时期的两位艺术家。鲁本斯认为绘画创作应当更注重色彩,色彩更接近自然,适合表达情感;普桑的绘画创作以素描为主导,强调理性的设计与严谨的结构,线条和设计主宰画面。以色彩为主与以素描为主的思想长期影响着油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