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对3.5~6.0岁幼儿行走进行纵向跟踪,分析不同年龄幼儿行走动作的运动学特征,探讨幼儿行走动作发展的趋势与规律,为步态诊断与康复提供依据,为客观评价幼儿行走动作发展提供参考,为科学设计幼儿体育课程提供依据;探讨幼儿行走动作发展与下肢形态发育的内在关联,可以解释幼儿行走动作发展产生的形态学原因,为评价幼儿的个性步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5岁、4.5岁及5.5岁幼儿为测试对象,共173人,进行三次纵向追踪测试。采用Qualisys拍摄幼儿的行走动作,采用V-3D软件处理数据,获得时间、空间参数、下肢关节角度、角速度等指标。测量幼儿身高、体重、胸围、坐高、下肢长A、小腿长、足长、足背高、大腿围、小腿围、踝围、足围以及足宽、骨盆宽、转子间宽、踝间距以及足弓等。采用线性混合模型预测幼儿的行走动作发展与下肢形态发育,采用逐步回归分析两者的关联性。结果:1.幼儿步态周期、支撑相比例、摆动相比例以及双支撑相比例、步长、步速以及步频发展均呈线性,斜率分别为0.01、-0.42、0.28、-0.44、2.93、0.05、-1.84。2.幼儿行走时矢状面上的关节角度、角速度曲线间复相关系数较高,水平面与额状面的关节角曲线间的负相关系数相对低;5.5岁组两次测试幼儿特征关节角度存在差异基本不显著。足跟着地时刻与足尖离地时刻髋关节屈伸角,均进入下肢关节角度与步长的回归方程、下肢关节角度与步速的回归方程;足尖离地与足跟着地时刻踝屈伸角速度,进入下肢关节角速度与步态周期的回归方程;膝关节屈伸角速度变化,进入下肢关节角速度与支撑相百分比的回归方程。3组幼儿的髋-膝连续相对相位曲线的相似度较高;3组幼儿膝-踝连续相对相位曲线的相似度较低;3.5岁组幼儿的髋-踝连续相对相位曲线的形状相似度较低。3.幼儿骨盆宽、转子间宽的发育拟合为二次增长模型,大腿围存在性别差异,其余各指标均拟合为线性模型。4.年龄、踝间距、小腿长、骨盆宽、大腿围进入步速的回归方程;年龄,小腿围,转子间宽,小腿长进入步长的回归方程。结论:1.幼儿行走时间、空间参数以线性模式不断发展,发展趋势为随年龄增长,步态周期、摆动相比例、步长、步速逐渐增大,支撑相比例、双支撑相比例及步频减小。幼儿行走时间参数受下肢关节角速度的影响;空间参数受下肢关节角度的影响。2.幼儿行走动作特征表现为:着地阶段,踝关节背屈足跟着地,膝关节积极缓冲;支撑阶段膝关节未完全伸展;蹬离地面阶段,髋关节带动膝关节与踝关节,膝关节与踝关节同步;摆动阶段,膝关节前摆作用增强。发展特征表现为随年龄增长,摆动阶段膝关节贡献度增高,髋关节贡献度降低,而蹬离地面阶段膝关节与踝关节的贡献度增高,髋关节的贡献度降低,幼儿行走髋关节的运动模式发展较快,膝关节运动模式发展处于平台期,踝关节运动模式成熟相对较晚;髋-膝协调发展较早,膝-踝、髋-踝的协调方式尚未发展成熟。3.幼儿身高、体重、坐高、下肢长度发育较快,线性增长;围度指标发育相对较慢,线性增长;足宽以线性模式发育,骨盆宽与转子间宽发育速度减小。随年龄增加,膝外翻程度呈线性降低,幼儿的足弓呈线性发育。4.幼儿的行走动作发展与其下肢形态发育存在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