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逐渐放缓,我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由之前的“速度规模型粗放式增长”开始向“效率质量型集约式增长”转变,源动力也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面对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改革”无非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最有力、最有效的不二之选和唯一出路。审时度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不仅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让我国经济发展的脊梁——钢铁产业明确了改革的目标。钢铁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其需求量曾在改革开放初期呈现出迸发式增长,城建、铁路、建工设厂都需要大量的钢铁支持。钢铁生产规模的大幅扩增,在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的同时,也为钢铁产业创造了辉煌的发展历史。但在辉煌之后,钢铁企业的大量投产致使市场上出现产能过剩,企业内部出现库存积压滞销、成本居高不下、长期举债经营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钢企自身的健康发展,还影响了整个行业乃至行业上下游的有效运转。目前,关于供给侧改革的研究大部分着眼于宏观经济形势、中观行业发展等方面,从微观角度研究供给侧改革的学者还较少。尤其是像钢铁、煤炭等长期面临落后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对其供给侧改革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行业,且更加注重产能化解方面的研究。而本文站在微观的视角下,首先对武钢集团供给侧改革之前的运营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对存货现状、产能现状、债务现状、盈利现状等方面;并基于此分析了武钢集团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紧接着本文梳理总结了武钢集团为落实供给侧改革的任务要求而采取的财务策略,包括用于化解产能的优化资源配置策略,缓解库存积压问题的供销联动运营策略,减轻债务压力的多元化筹资策略,降低成本高压点投入的全面成本控制策略,提升供给质量的重研发投资策略;然后基于参考文献中涉及到的供给侧改革财务评价指标,对武钢集团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效果作出了评价;最后总结了武钢集团供给侧改革实践的可借鉴之处与存在不足,针对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并得出结论与启示。研究发现,武钢近年来采取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产能化解方面,公司通过资产剥离、多元化经营的方式优化了资源配置,减少了低效产能的投资,从而化解了低效产能;再通过与宝钢重组的方式,整合同质产品,降低了重复生产而导致的过剩产能。在缓解库存积压方面,公司通过“以销定产”的方式,根据客户所需进行研发生产,减少了期末存货的积压;另外公司还投资沿海基地,以扩宽产品销售市场,增加海外销量。在债务减负方面,公司与多家银行展开合作,实施市场化债转股、建立产业基金,为企业降低杠杆,获得过渡资金助力。在成本管控方面,公司从自身的成本高压点:人工成本,物流成本,管理费用等层面入手制定了相关的成本控制策略,以达成全方位降低企业成本费用的目标。在提升供给质量方面,武钢集团大力投资研发活动,为提升生产技术,增加高端供给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再加上“宝武”的合并使得两家企业可以共享优势技术,合力研发新产品,对增加市场中的有效供给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