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地考察,企业并购是商誉会计发展的基本动因。19世纪末至今,由于竞争的日益加剧,全球共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的洗礼,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企业并购浪潮更是风起云涌。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并购活动也日趋活跃。然而在企业并购中出现了一系列值得研究和需要解决的会计问题,如负商誉的存在问题、性质及其确认和计量问题等。具体到我国现阶段而言,由于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资产质量不高、职工素质不高等问题,其并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盘活国有资产,安置下岗职工,解决众多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佳问题。一方面由于自身的困难,被并购方为了加入并购方控制的企业集团必须付出代价,另一方面,国家为了鼓励支持业绩好的企业兼并困难的国有企业,在并购中往往给予并购方政策上的支持,将困难的国有企业以低于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价格转让给具有优势的并购企业,因而在我国现阶段负商誉的存在是具有普遍性的。但由于负商誉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如何对其进行科学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一直是会计界研究的焦点和难点,在国内外会计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致使各国的相关规定差异很大,导致会计实务中出现许多差异,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相关性。在这种情况下,加强负商誉确认与计量问题的研究,对于规范和统一会计实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负商誉的确认和计量为论题,分别从理论上和实务上对负商誉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对负商誉的有关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期有助于完善负商誉会计理论,从而有助于经济组织在并购中对负商誉进行合理、科学的会计处理,使之在会计中得到真正的反映。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并购的概念、动机、分类和两种会计处理方法: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指出本文所论述的企业并购是狭义的概念,所以会计处理方法只能采用购买法。第二章首先从负商誉的存在性入手,分别介绍了不赞成和赞成负商誉存在的各家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负商誉存在的原因。然后对负商誉的性质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各家观点的比较和评价,指出负商誉的性质是一种投资折价。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论述现存负商誉确认的四种方法和负商誉计量的三种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种负商誉确认和计量方法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观点。第五章对各国会计准则中有关负商誉的会计处理规范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并对我国会计准则中关于负商誉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的改进提出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