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重组蛛丝蛋白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bang027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蜘蛛丝是一种特殊的纤维蛋白,它具有很高的强度、弹性、柔韧性、伸长度和抗张强度,以及轻盈、耐紫外线、生物可降解等优点,是新一代的天然高分子纤维生物材料,其中尤其以蜘蛛拖丝的力学性能最好。本实验室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合成含有细胞粘附位点RGD(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的重组蜘蛛拖丝蛋白基因,构建了工程菌pNSR-16/BL21(DE3)pLysS。本论文建立了工程菌pNSR-16/BL21(DE3)pLysS的高密度发酵工艺和重组蛛丝蛋白规模化纯化方法,以此为基础原料,制备组织工程用生物材料丝蛋白纤维薄膜和多孔支架,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体外降解、细胞毒性实验。 在工程菌pNSR-16/BL21(DE3)pLysS摇瓶优化培养的基础上,进行10L发酵罐高密度发酵。采用Do-stat补料分批发酵,最终菌体密度OD600可在60-90范围,产物表达量约占总蛋白量的11~12%。 通过His·Bind亲和层析小量纯化重组蛛丝蛋白,经等电聚焦电泳测定等电点为6.45,蛋白质印迹分析证明表达蛋白为重组蛛丝目的蛋白。超声破碎细胞,调节pH至9.1,60℃加热8~10mins,15%饱和度硫酸铵沉淀等步骤,可以得到纯度达90%以上的制备性重组蛛丝蛋白。 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利用重组蛛丝蛋白制备生物支架材料及其部分力学性能的测定。纯化的重组蛛丝蛋白经透析、冷冻干燥后,以98%甲酸为溶剂,制备丝蛋白溶液。将丝蛋白溶液平铺于塑料板上可制备薄膜:加NaCl晶体为致孔剂,通过盐沥滤法可制得多孔支架材料。为改善支架材料的力学性能,将丝纤维蛋白与聚合物共混改性,探讨了变性剂、致孔剂及其比例、干燥方法等对共混支架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选用弹性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探讨重组蛛丝蛋白支架材料的体外降解行为,证实了重组蛛丝蛋白支架材料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初步进行了重组蛛丝蛋白支架材料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其他文献
近年来,视频监控系统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伴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特别是当下FPGA和SOP
近年来,合成孔径雷达(SAR)因其全天候、高信息量和包含极化信息等优势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遥感信息中。随着SAR技术的进步,极化SAR的运用,高分辨率SAR的出现,SAR图像数据在机场
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调试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调试可以准确定位错误的所在。现阶段,处理器芯片会在芯片研制时增加一个单独的用于调试的模块,即Debug模块,本文针对的就是
低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地理分布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限制了冷敏感作物在低温季节的种植,导致光合效率低下,作物产量降低。深入研究植物冷适应机理对于农业生产如改良作物、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作为一种质量传感器,具有非标记、灵敏度高、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化检测等领域。FBAR固有频率高(0.5-20GHz),大多采用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的网络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