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场所营造研究与设计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kaixin0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空间的核心价值在于营造场所,促进交流、激发人的行为乃至于产生叙事和意义。当下,新媒体技术、网络环境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活的物理环境受其影响不断发生多样性的变革。建筑不能离开场所独自产生精神意义,媒体建筑作为物理空间与数字网络的链接媒介亦是如此。媒体建筑从城市大屏幕发展演变而来,起初重视个体的技术实现与自身艺术效果的表达,至今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重视媒体建筑在场所环境中的作用与影响。愈加系统化的社会发展下,优秀的媒体建筑设计应根据其目的与意义,统筹、平衡其中的物理环境与网络环境。赛博空间与物理空间的关系已是热议话题,而如"数字化场所营造([Digital Placemaking)"一词,国际上早在2004年被Glenn Harding提出,但国内无人问津,直至2016年11月常志刚教授在2016年亚洲城市与建筑国际学术年会上明确提出了"数字化场所营造"的概念。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数字化场所营造(Digital Placemaking)的发展现状,从场所与数字化场所的基本对比出发,结合诸位学者观点及实际案例,归纳、梳理了数字化场所营造的基本要素,总结并结合广义上的数字化场所的概念与认知,对比传统场所的概念,扩展分析了数字化场所营造的基本三要素,即"场地"、"行为"、"事件"。根据数字化场所营造的基本要素,笔者总结出"事件"、"场地"、"意义"三类基本的数字化场所营造类型,希冀找到数字化场所营造实现的基本营造思路。最后一部分,笔者浅谈了 "因空间组织引发的营造边界"、"因媒介特性引发的营造边界"、"因社会意义引发的营造边界",对数字化场所营造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其他文献
中上扬子区下古生界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是我国页岩气最具勘探潜力的目的层位之一,恩施-利川地区地处中上扬子东南缘。本文通过对恩施-利川地区下古生界页岩
通过对本科200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预防医学的教学情况调查表明:77.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预防医学课程;有13.5%的学生对预防医学不感兴趣,对统计学部分的兴趣最低;71.4%的
朱诺治疗药和赛尔基因公司宣布其研究性新药JCAR017(用于复发性和难治性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主要是纵隔B细胞淋巴瘤或3B级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已
水资源的管理不仅只是国家和政府的基本职责,日趋紧张的水危机也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2010年到2013年环保组织CDP收集的有关公司对水资源的使用和管理
随着教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教学不再仅仅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反而是更加倾向于互动式的、理解式的素质教育。学生能够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反而是一
目的:通过比较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TILF手术后的神经根水肿恢复情况,探讨论证益气通络法治疗TLIF术后神经根水肿的有效性。方法:本课题采用系统回顾性研究方法,按照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