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詹姆士(1842—1910)作为美国实用主义之父,有很深的宗教情结,这一方面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与当时美国的社会历史现实有关。和他同时代的人一样,詹姆士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就已认识到了盲目信仰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危机。他肯定了科学的价值,同时认为科学的昌明势必架空人类的精神。目睹着信仰危机的发生,詹姆士于1896年、1902年分别出版了《信仰的意志和通俗哲学论文集》和《宗教经验种种》,以后相继出版了《多元的宇宙》(1909年)、《实用主义》(1910年)等著作,在这些论文中,詹姆士明确表达了他独特的宗教思想,用实用主义方法构建了一种新的宗教哲学,力图以此来拯救人类的信仰危机。 本文从实用主义角度对詹姆士的宗教思想进行了阐述,揭示了内蕴于其中的上帝(精神)与人之间的关系。文章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他的宗教观的哲学基础实用主义进行了初步探讨。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和宗教密切相关,虽然时值1902年,《宗教经验种种》出版时,他的《实用主义》(1910年)尚未出版,但在他的宗教思想中始终保持一种实用主义态度,这些在其著作《宗教经验种种》、《信仰的意志》中有所体现。例如他在《宗教经验种种》17讲中,明显谈到了对皮尔士原理的重视,倡导人们在思想中引入行动(实践)的观念;同时他的实用主义思想中始终保持一种宗教情怀。本章从三个方面即本体论、方法论、知识论的层面上展开了论述,建立了以实用主义解读詹姆士宗教的方法论基础。 第二部分:从实用主义方法切入,展开了对宗教经验的分析,探讨了詹姆士的个体意识对宗教经验(宗教价值)的展示:不可见的实体、宗教上的乐观主义态度、宗教上的悲观主义态度、分割的自我与统一、皈依等宗教经验,最后指出神秘主义就是宗教生活的基本特征。 第三部分:简述了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分析宗教的结果。关于此问题,詹姆士从三个方面来回答,(1) 神圣性就是宗教生活的成果;(2) 对上帝的观念做出了系统的分析;(3)实用主义方法对宗教经验分析的必然结果就是多神论。 第四部分:说明詹姆士宗教观的实质或目的是建立一种宗教科学。詹姆士通过对宗教信仰的分析,力图调和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关系,并解读了宗教科学的涵义。 在本文最后,笔者指出了詹姆士的宗教与实用主义结合的影响和意义,并对其宗教科学的概念做了简要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