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居·劳绩·沉默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n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晓鹏(1954.7.7——),山西乡宁人。自1980年代以来,既写诗歌,又写散文,把自己的才情完全献给了他的故里——“太池村”。在他精神“回望”的文学视野中,“梦中太池”纠结的多重“后乡土”属性,格外丰盈、痛苦。解读他的这重抒情性,有助于深化当下诗歌“地方性”绚烂景观的认识。本文首先剖析当下太池种田人的出走、人的异化以及标明诗人精神之伤的“咳血的桃花”,展现变动不居的当下性浸染后的“太池”现实境遇。呈现出诗人对太池的“碎片化”感知,其中诗人的人文担承与悲悯情怀是诗人保持诗歌合法性与独立性的要素。随后分析由山水、麦子与母亲构筑起的“梦中太池”,诗人也从简单的“乡愁”进入“文化乡愁”以及“家园构筑”层面。“梦中太池”层次化的呈现是诗人向灵魂深处开掘的表征。这两方面分别代表“太池”的两个不同向度。对太池携带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认同赋予文本内在力度和圣洁色彩,智性的反叛又使文本极具个性化。诗人正是在这两重属性中,顽强的寻找向上的力量。第三章通过对抒情主体形象的分析,廓清诗人自我体认的方式,把握诗人与自我、与世界对话的方式。通过“泪水”这一隐而不发行为隐含的两个动作——自律与节制,诗人在“沉默的劳绩”与“诗意地栖居”之间找到平衡点,体现出诗人关注现实的人文担承。最后,结合王晓鹏在蓬勃兴起的网络中诗歌创作新质,展现诗人诗歌探索精神。王晓鹏的“梦中太池”,是局部、是片段,此外山西还有同人写作,如雷霆、如陈小素。放眼中国版图,还有台湾《笠》诗社为中坚的乡土诗;位于我国西北的“新边塞诗”;位于中原的湖南“新乡土诗派”。以突出的地域特征为背景,在本土与现代交汇中表述乡愁,遥相呼应,共同拼出“诗意中国”的版图。在时间维度中,存在空间对照意义。
其他文献
“鲁迅、茅盾致红军贺信”事件不仅是通常意义上纯粹的历史事件,而俨然发展成为一个政治意识形态与学术话语对抗的角力场。一方面,贺信问题牵涉到鲁迅在文化界与史学界的重要
梁桥是明代河北地域内较为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积三十余年之学力纂辑而成《冰川诗式》一书。该书编纂手法较为新颖,梁桥将前代琐碎繁杂的作诗之法按照类别重新整编,分为定体、
中学数学教学的现代化,主要不是内容的现代化,而是数学思想方法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加强数学构造思想方法教学,对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层状藻支架”组构是一种石灰华的生物结构,构造,它具有由白色和浅黄色两种平行相间的纹层组成的层理构造。同时具有生物生长结构的细管组成的结构。它是在河流水质、流速等
晚唐诗人李商隐通过诗歌文赋反映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晚唐社会。本文立足于大中元年至大中五年集中写作的近140篇骈文作品,论证得出本期实为李商隐人生际遇、情感苦
考察了典型煤焦油(取自山西保德,下称BD)及新疆塔河减压渣油(VR)中沥青质的热转化反应性能差异。以热重分析方法模拟了2种正庚烷沥青质的热转化反应,发现BD正庚烷沥青质更易
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依靠汽车,汽车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而相应的基础设施和车辆管理等却不是很完善。智能交通旨在解决现在交通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提高交通质量,进而改善人们的生
“80后”是特殊的一代人,他们生活在祖国逐步进行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然而却面对着很大的压力与挑战。他
在贵州汉文学发展史上,明后期至民国初年这段时期,可以说是成果丰硕期,其间涌现了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作家,如谢三秀,吴中蕃,越其杰,周渔璜,郑珍,莫友芝,田榕,姚华等,这些
方扬,字思善,号初庵,歙县罗田人,是明代隆庆、万历时期的徽州文学家,在诗文领域取有一定成就。扬隆庆五年(1571)进士及第,授官陕州,官至杭州知府,晚年以病乞归,于万历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