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干眼1995年定义为:由于泪液分泌减少或泪液蒸发过多引起的一组泪膜异常性疾病,伴有眼部不适症状,并可导致眼表病变。2007年干眼工作小组对干眼的重新定义:干眼是由于多种因素所致的一种涉及眼泪和眼表的疾病,其症状包括眼表不适症状,视力变化和泪膜不稳定,并具有潜在的眼表损害,伴随泪液渗透压升高和眼表炎症反应。干眼的诊断:传统意义上的干眼诊断包括泪液分泌试验(Shirmers Test)、泪膜破裂时间(BUT)、泪膜影像,角结膜染色等。Balik于1952年第一次提出:液渗透压的增高是干眼综合征发病机制之一。2007年《临床诊疗指南》中,国际干眼工作小组(DEWS)对既往干眼诊断及治疗做补充,并将渗透压的增高写入,但泪液渗透压增高未写入干眼诊断标准中,而只作为临床伴随症状。因此有人提出泪液渗透压是否可以作为干眼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临床干眼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及干眼相关客观与主观检测,探讨泪液渗透压与干眼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期间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干眼患者54例(54眼,均取右眼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问诊,并在裂隙灯下检查后,顺次行泪膜影像检查、泪液渗透压试验、泪液分泌试验Shirmers Test、BUT检查,在裂隙灯下泪膜破裂时间检查同时,对角膜荧光素染色进行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素染色采用荧光素纳浸染的滤纸条进行染色,泪液渗透压的检查应用冰点渗透压仪进行检测。根据2007年干眼严重程度分级对数据进行量化并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干眼患者年龄分布情况,以及干眼患者的泪液渗透压与年龄、Shirmer’s Test、BUT、泪膜影像、角膜荧光素着色、干眼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对干眼患者泪液渗透压与年龄行Pearson双侧检验,结果显示:泪液渗透压的高低与年龄无相关性(r=0.092,P=-0.511)。对干眼患者泪液渗透压与ShirmersTest行Pearson双侧检验,结果显示:泪液渗透压的高低与Shirmer’s Test强相关(r=-0.456,P=0.511)。对干眼患者泪液渗透压与BUT行Pearson双侧检验,结果显示:泪液渗透压的高低与BUT无相关性(r=-0.699,P<0.001)。对干眼患者泪液渗透压与泪膜影像行Pearson双侧检验,结果显示:泪液渗透压的高低与泪膜影像无相关性(r=0.545,P<0.001)。对干眼患者泪液渗透压与角膜着色行Pearson双侧检验,结果显示:泪液渗透压的高低与角膜着色无相关性(r=0.686,P<0.001)。对干眼患者泪液渗透压与结膜充血行Pearson双侧检验,结果显示:泪液渗透压的高低与结膜充血无相关性(r=0.691,P<0.001)。对干眼患者泪液渗透压与干眼严重程度行Pearson双侧检验,结果显示:泪液渗透压的高低与干眼严重程度强相关(r=-0.803,P<0.001)。
结论:
1.高泪液渗透压可以作为干眼的诊断标准。
2.联合患者的眼表临床症状的泪液渗透压的测量,可以作为干眼严重程度的诊断性指标。
3.泪液渗透压可以作为一种单一的方法对干眼患者进行随访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