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开采,特别是露天开采,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产生影响。为了解这些方面的变化情况、探讨其趋势,本研究以锡林浩特市为研究区域,在对锡林浩特市的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2005、2007、2009、2011、2013和2015六期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并采用监督分类和人机交互的方法进行解译,把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分为七类,即露天采场、剥离区、排土场、矿山工业场地、农田、城区和草地。整体分类精度分别为97.72%、97.31%、98.43%、96.69%、97.06%和96.73%,Kappa系数分别为0.95、0.93、0.97、0.91、0.90和0.95。LUCC分析表明,露采煤炭区土地扰动剧烈:在2005~2015年间,草地持续减少,其面积减少8661.15 hm2;采矿作业区(露天采场、剥离区、排土场、矿山工业场地)面积和比例不断增加。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表明,排土场对采矿扰动影响最大,排土场的有效复垦将减轻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对保护脆弱的草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计算了CA、PLAND、NP、PD、LPI、ENN、LSI和IJI八个景观指数,结果表明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矿区面积和城市面积的扩大。草原露天煤炭开发区LUCC的遥感监测可以准确反映矿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过程和发展趋势,为矿区生态重建提供科学支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明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流失日益显著。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005年的6647.22万元降至2015年的4996.73万元,比2005年下降了24.83%,平均每年下降150余万元。草地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做出的贡献最高,采矿作业区(露天采场、剥离区、排土场、矿山工业场地)及城市建设用地则做负贡献,并且逐年增大。人为的开采活动和城市扩张是造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的变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的主要原因。